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李松说:“其实牧民们赚点钱真是不容易,草原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很辛苦地把羊养大;而编织这些羊毛制品也非常累,我自己就试过,所以很清楚。
我们应该给别人留条路。”
最终,朝堂之上做出决定:由工部加紧挑选数百名熟练女工,进行培训,然后派往各牧区,教牧民们制作毛线和各种纺织品,并负责收购最初的羊毛制品。
等市场培育起来后,再交给商贩们打理。
同时还规定:中原商贩原则上不得从牧区购买羊毛,如果购买了,则过关卡时会被征收较重的税。
从牧区购买的应至少是毛线,纺织品更好,这些一律不收税。
李松觉得比较满意,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牧民们有一个不错的收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没问题。
如果勤劳的话,甚至可以发家致富。
这些措施看似是在帮牧民,其实是帮晋朝。
取得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也有利于下面即将开始的发展计划。
农历8月,第三次收获的季节。
跟去年一样,公主留了些玉米、土豆、红薯,其他大部份都上交了粮仓。
她送了些到宫里,也送了些给贾南风。
这位太子妃没说什么,收下了。
这几天,展会上订货的大臣们,纷纷把货款都送来了,都是全额付款。
饥饿营销厉害啊,都怕地毯买不到,抢着先付钱,连皇上也不例外。
当然,接下来肯定优先为皇上做地毯,这个没人敢争。
现世界里,手工羊毛制品就很受欢迎,到了新世界也一样。
比如一个羊毛帽子,就可以卖1两银子,在茶卡盐湖那里能买2只羊呢!
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在大都市卖出,价格果然不可同日而语,古今都一样啊。
最典型的是羊毛地毯,李松的定价是每个50两,已经收到了6个订单,而且都已付款。
这订单够女工们忙活一阵子的了。
假如将来由牧民家庭来编织出羊毛地毯,就算商贩要赚取大半的利润,牧民家庭也可得到大约20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中原家庭一年的基本生活费了。
当然地毯的需求毕竟没那么大,但是那些帽子、围巾、袜子、手套,需求还是不少的。
最大宗的应该是毛线了,李松已经预感到每年需求量巨大。
现在就等工部一步步来推进这个过程了。
哪想到这个时候,工部派人来找李松,要求把那些资料给他们,不然没法培训女工。
李松也只有这么一份,但工部的事要紧,他只好把资料先交给工部,只留下了一本《棒针编织大全》。
工部尚书裴秀拿到李松送来的厚厚一沓资料,惊叹不已,他没想到看似不起眼的羊毛,竟有这么多的工艺,可以制作这么多种物品。
不过,这资料上也有很多奇怪的符号,比如1、2、3、a、b、c之类,他从没见过。
幸好资料上的繁体字都还是认得的,配图也看得很清楚,那些怪符号并不影响对资料的理解。
但是,这么好的资料只有这独一份,确实太少了,不利于培训,要是再多几份就好了。
安宁侯府这边,李松也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工部的努力有成效,势必会生产出大量的毛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