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希望新的一年大家每一天都可以过的开开心心的,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可以身体健康,顺顺利利,事业红火。
这个2024年还剩下最后一个月了。
总结一下自己的这一年,年初的时候,我挺不开心的,当然每年的愿望很简单,都是希望自己可以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我不追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开心快乐。
因为今年年初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事情,工作上的不顺利,感情上的不顺利,自己的私事一大堆的事情都挤在一起,让我非常的焦虑。
就这样慢慢的熬到了三四月份,过了四月份以后,整体的情况才是变得非常好的,不管是工作也好,还是生活也好,都非常让我满意,我是一个非常容易知足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够简单的快乐着,这种简单的快乐会让我比较随性。
本来我以为,恶魔之眼在这个世界上指的就是一个地方,后来我才知道,很多地方都被称之为恶魔之眼。
和我的主角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打算在接下来的内容里,加上这个地方。
艾肯泉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被称为“大地之眼”
、“恶魔之眼”
。
艾肯泉直径有10多米,泉眼如同沸腾的开水,不断翻滚上涌,泉眼周围硫磺矿物质长期沉淀,色彩斑斓。
从空中俯瞰,泉眼与喷涌出的泉水以及周围土地上深红色环带状的沉淀物,组成了一个奇特的瞳孔造型,仿佛一只镶嵌在大地上的眼睛。
最早确切记载此泉的是俄国探险家旅行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他于清光绪年间的1883年至1885年在青海和新疆穿越探险所着的《走向罗布泊》中介绍了尕斯盆地艾肯泉。
艾肯泉位于雪山脚下广袤的大地上,视界开阔。
从空中俯瞰,泉眼周围由于长年硫磺沉淀形成了多样优美的图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因尚无对艾肯泉的全面详细可靠调查,更为这地质奇观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专家推测,艾肯泉的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含水层发生倾斜有关。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活动地块边界,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阿尔金断裂带、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带等大型地震断裂带均穿过青海。
而在断层地带常有沟谷发育,有时会出现泉和湖泊。
2010年10月,科学家在艾肯泉所在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勘查后,圈定了阿尔金山山前平原地区相对富水地段,测算出淡水最大涌水量可达2000至3000立方米/天。
但关于艾肯泉具体的成因、流量和化学成分等,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和分析。
《走向罗布泊》200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俄)普尔热瓦尔斯基。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
,又被称作“死亡之海”
,又名罗布淖(nao),是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山海经》称之为“幼泽”
,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
罗布泊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中心位于北纬40.5°,东经90.3°。
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2]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着名的“丝绸之路”
咽喉,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年平均气温11.6c,夏季最高气温>40c,冬季最低气温-20c以下,年降水量20毫米,
[18]有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藏资源。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