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86章(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林黛玉微微凝眸便已想到了:“二姐姐可记得,昔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就用过青石板铺设河道。

二姐姐也打算用青石板吗?还是说,二姐姐打算用仿制的石板?”

原著里的大观园是拆了贾赦的东大院并且把东大院的假山湖石移过来,这才减了一大笔开支。

而如今的大观园,既然贾琰有了话,不许动东大院,自然,东大院的假山太湖石自然也不可能动。

因此,现在的大观园里面的太湖石都是从宣徽府的铺子作坊里面出的仿制品,主要的原材料自然就是水泥。

而林黛玉说的仿制的石板,自然指的就是贾琰设想中的水泥板。

虽然一直在守孝,但是林黛玉也不是那等一无所知或者是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女孩。

贾琰先是一愣,最后还是决定跟林黛玉说实话:“林妹妹,我承认,这园子里用的太湖石都是仿制的,用的是我献给万岁的方子。

但是,这个方子的仿制出来的石板并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

因此,说不定日后还是会用到青石板,还有三合土。”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才是好东西。

没有经过检验的,始终要打个问号。

林黛玉立刻摇头了:“可是二姐姐,你可想过,若是用青石板和三合土,那花费就高了。

万岁不会准的。”

这也是隋炀帝用一个王朝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

无数的古人都用诗词文章标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可是,三合土最重要的原料却是糯米。

如今中原连年灾荒,百姓们都吃不饱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糯米用在黄河上?

贾琰道:“若是按照隋炀帝的法子,也无非是采石还有三合土两样罢了。

采石,一般用的是囚犯。

数量不够,才会征用民夫。

不过我打算用俘虏。

至于三合土,中原也许没有这么多,但是不等于海外就没有了。”

没错,治理黄河不过是贾琰给自己规划的未来三大事项中的一样而已。

陆地上的平定四方,海上疆域的拓展,还有治理黄河,三大块,相辅相成。

采石的人手不够怎么办?去番邦抢!

国内的糯米不够怎么办?去海外找!

贾琰可是细细地盘算过,光这个准备工作就要准备上十年。

至于皇帝会不会点头——别蠢了,皇帝都已经把红薯纳入赋税系统了。

因为连年灾荒,导致国家粮食储备低于警戒线,这才使得户部尚书顾之章上书皇帝,要求把红薯纳入赋税体系。

以前百姓们不种红薯是因为红薯不能纳税,而赋税则是百姓家庭开支中最沉重的部分。

现在,红薯可以用来纳税了,那只会让百姓大量种植红薯。

而伴随着红薯的大量种植,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人口开始暴涨。

在封建社会,影响人口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赋税,主要就是人头税,而另一个就是口粮。

红薯的推广势必会带来口粮的富余,而口粮的富余,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口增长。

在这片土地上,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

只要养得起,百姓就会尽量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魏武侯极品捉妖系统三国之天下无双乱世情歌:农门女将万界时空穿越者西游记:四川话版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凌天至尊特种岁月神圣罗马帝国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大话之神绝世保安枭门邪妻韶光艳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传奇篮神武林店小二七十年代小娇媳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是他唯一的光万界基因(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