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章(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说这话的时候,两只眼睛还不忘瞄了一眼李纨。

原著里,李纨为了起诗社一事,带着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来闹王熙凤、要王熙凤出钱的时候,王熙凤为李纨算过一笔账,说李纨每年收入四五百两银子,当然这里面包括了年例和月例两大块。

原著里王熙凤还强调过,是因为李纨带着贾兰不容易,贾母特意开口才给她这个例。

问题是现在贾敬才是贾氏一族的族长。

虽然小辈们不是很清楚,但是贾敬跟贾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贾母觉得贾敬也是老义忠亲王旧人,就应该把族长的位置腾出来,可对于贾敬来说,就凭贾母的那点见识和贾政的愚蠢无能,他真要把族长的位置让出来,不用了几年贾家的玩完了,他也没这个脸面在百年之后去见贾家的列祖列宗。

也正是因为这背地里的贾氏一族族长之争,贾母跟贾敬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僵。

原著里大观园时期,贾元春成了皇妃,荣国府势力大涨,很多时候宁国府都不得不跟着荣国府行事,尤其是贾敬死后,宁国府越发不像样,几乎成了荣国府和贾母的跟屁虫、应声狗。

可是现在,宁国府依旧是贾家的宗族嫡支,贾敬说话依旧比贾母有用。

贾母曾经为李纨的年例一事开过口,但是被贾敬驳回了。

贾敬的理由是:贾家的孤儿寡母多了去了,也不独李纨一个寡妇,凭什么李纨有公公婆婆、有太婆婆照应着,不愁吃不愁穿的,还要拿上上份儿的年例?贾珠又不是官员!

所以说,现在的李纨拿着的是原本贾家给她这种身份的女眷应得的年例,不多也不少,而不是原著里大观园时期的上上份儿。

对比之下,因为贾琰现在是县君,所以她反而拿了上上份儿的年例——一年三百两银子。

李纨青年丧夫,又遇到王夫人这样厉害的婆婆,可不是只能多多地攒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了吗?毕竟不是谁都是王夫人王熙凤,能够拿着荣国府的招牌放高利贷的挣着人命银子的。

身为国子监祭酒的女儿,李纨也比贾家的其他人更清楚,读书、走科举是一件多么花钱的行当。

可是她每年的年例却只有一百二十两,还不够贾母一顿饭的钱,更是不到贾琏王熙凤半个月的开销。

李纨心里会痛快才怪。

就是贾母开口把李纨的月例提上来,可这也是走荣国府的公帐,李纨拿到的也非常有限——她们母子一个月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两银子,可李纨偏偏是个寡妇,跟贾家这样,每个季度都会给家里的女眷打首饰,可别人能拿金的,李纨就只能拿银的,别人能够用十分华丽又硕大的宝石,李纨就要注意形象,不能那么张扬,让人觉得她不安分。

这里面的差距就大了。

李纨心中早就积了许多不满,如今贾琰也后来居上,得了这一年三百两的上上份儿的年例,她的脸上难免带了些出来。

不过,就是脸上带了些出来,李纨依旧什么表示都没有。

她好像完全不知道王夫人想要她做这个出头的椽子。

偏生这个时候的贾宝玉的年纪也不大,又被贾母王夫人宠惯的,竟然只知道拍手笑:“二姐姐是女孩子,的确应该拿得比我多!”

说得贾琰先笑了起来:“也不过今年这一年罢了。

你算算,往年过年的时候,我跟三妹妹四妹妹一样的例,我们三个外加兰儿环儿琮儿,六个人的金锞子银锞子都比不上你一人多!

也就今年,我拿了跟你一样多的金银锞子,另外还得了这年例罢了。”

贾宝玉使劲点头:“二姐姐该拿的。

对了,林妹妹呢?”

贾琰笑道:“林妹妹不是我们家的人,自然不会拿我们家的年例。

至于这金银锞子少了我的也不会少了她的。

早在林妹妹来之前,父亲就叫人备下了一匣子。

更别说后来姑爹还特别打发人准备了这么一大盒子的金银锞子,就是给林妹妹玩的。”

在形容那个盒子的时候,贾琰还故意拖长了音,比划了一下那盒子的大小。

反正这种事情,也不会有人跑去亲自跟林黛玉求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大国工程大话之神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事业脑咸鱼在八零绝世保安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是他唯一的光万界基因神农别闹乱世情歌:农门女将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万界时空穿越者魏武侯重生之都市邪仙明婚暗恋抢救大明朝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七十年代小娇媳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特种岁月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