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秦纮接过茶盏一仰而尽,谢知一怔,忙又给秦纮倒了一杯,秦纮对她摆手,示意自己来倒茶,“这几天在家住的还舒心吗?”
谢知点头笑道:“舒心,我给五哥添麻烦了。”
将来还要给五哥添更多的麻烦,思及此,谢知看着秦纮的目光就更愧疚。
秦纮不知谢知心中所想,见阿菀目光柔和的看着自己,他手一颤,茶盏里的茶水又撒出来些,茶水浸湿他的深衣,秦纮手足无措的放下茶盏暗暗尴尬,他从来没有如此手忙脚乱过。
谢知忙把丝帕递给秦纮擦手,“五哥烫不烫?”
秦纮握着谢知的丝帕,只觉丝帕暗香扑鼻,仿佛阿菀身上的香味,他哪里舍得用来擦手,他不动声色的将丝帕放入袖口的袋子中,“不烫。”
秦纮现在哪里还感觉得到茶水烫不烫。
谢知觉得五哥今天真奇怪,不过她也没多想,只当他这几天太劳累,她将手中的书卷递给秦纮,“五哥你看这卷书。”
秦纮不明所以,但还是接过谢知书细看,这是谢知记录的她在农庄试种占城稻的笔记,以及耕种心得,秦纮翻到占城稻的亩产量便心中一惊,在看到这个稻种的成熟天数,他心头大震,合上书问谢知:“阿菀这稻种你从哪里来的?”
谢知说:“我让人从真腊带回来的,五哥我在庄上试种了五年,长安那边是可以种植的,收成也不错,五哥你要不要在这里试种几亩地?要是可行的话,可以往燕州、范阳、东莱那边推广。”
秦纮问:“你这次带稻种来了?”
谢知说:“对,我带了一些过来,但不是很多,只够种几亩的。”
粮种的推广要谨慎,就算五哥愿意把屯田都种上稻种,谢知都不敢让他如此冒险。
秦纮说:“我派人试种几亩。”
如果稻种能试种成功,收成也跟粟米差不多,那他们将来说不定也能以稻米为主食。
谢知对秦纮说:“这本是我记录的种植心得,五哥把这本书带回去看吧。”
“好。”
秦纮略一犹豫,问谢知:“阿菀,这个稻种你跟京里说过吗?”
谢知摇头:“暂时还没有。”
秦纮说:“对,你暂时不要跟京中说。”
阿菀的真实身份太敏感,太皇太后又不喜欢她,她贸然说出这种稻种,只会给她带来麻烦。
秦纮看着温柔浅笑的谢知,心里涌起想要让谢知永远留下的冲动,但想到他求娶阿菀的后果,秦纮苦笑一声,只是太皇太后不愿她入宫,又不是陛下厌弃她,太皇太后又能坚持几天?最后她还是要入宫的,他还是不要痴心妄想了。
第93章暗中筹谋
谢知送走秦纮,想着自己这些天或许还能将织布机推出来,这里壮劳力多,她又继父让军人帮忙耕种,平日家中农活应该不会很重,妇人们应该很乐意纺纱织布、养牲口增加收益吧?谢知在这时代待得越久,越了解这个时代底层百姓的想法,他们并不在乎劳动有多苦,他们只希望自己经过艰苦劳作后能填饱肚子。
谢知轻舒一口气,是啊,填饱肚子。
多么简单的愿望,然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愿望,这个时代都没法满足,因为地里出产的粮食实在太有限。
谢知现在农事研究的重点已经不是引进新作物,毕竟她所知道的大部分粮食作物都在南北美洲,她现在尽量的重点如何将先进的精细耕作理念引入现时代了。
在人手有限的条件,最大规模的种植好每一亩土地,才是提高生活品质的最好法子。
想到自己以后死遁,就再也无法由上至下的进行农业改革,谢知这几天就尽量把自己知道的农业常识都记录下来,以后这些书无论是落在拓跋曜还是秦家、谢家手里,他们都可以把这些法子推广开。
谢兰因看着女儿一丝不苟的写农书,心中不是没有怀疑,阿菀并没有干过农活,这辈子最辛苦的一次农活就是在地里摘了半天的棉花,那一次她还在床上休息好多天才缓过来,农活的经验并不是想就能想出来的?她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谢兰因无数次想问女儿,可每次看到女儿写农书时认真的神色,她到嘴的问话又咽了下去,问了又有何意义?反正阿菀是她女儿就够了。
谢知也不是迟钝的人,她能感觉到家人的体贴,也正是这份体贴,让谢知觉得自己很幸运,即使古代跟现代完全不能比,她能遇到这么好的家人她也满足了。
魏国除了太武皇帝信道灭佛外,历代皇帝基本都崇佛,拓跋曜并无明显的宗教信仰,但他也不打压佛道两家,他自己也对两家的经文知之甚深。
谢知本以为怀荒这里也跟长安一样,佛庙道观遍地,但是没想到这里佛庙道观只有寥寥几家,而且大部分在城外,土地庙是唯一在城中的道观。
当地邑人更相信的是占卜和巫术,还有就是靠铸金人测凶吉。
谢兰因说:“你大人出征前也让人铸金人,成功后才带着士兵们南下。”
谢知一直以为魏国只有在立皇后时才铸金人,没想大人出征前都要铸金人,她讶然道:“如果不成功,大人就不出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