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女主角赵阙穿的是传统的大秦服饰,平时大家穿的都是改良过的,方便生活工作的衣服,但是重大节日,或者是特殊场合,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穿传统服饰。
“传统服饰?什么样子?”
欧阳远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传统服饰应该是什么样的。
什么叫传统服饰,什么叫改良服饰。
“像唱戏的穿的那样?”
“那是戏曲服饰,戏曲本身成熟时期在明清,现在看到的戏服也是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后才定型的,跟秦朝时期相差很大。”
李稻花一边说,一边写,欧阳远继续问秦朝服饰是什么样的。
八十年代,虽然我国已经在进行服装史研究,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版正式的服装史图书。
非专业人士,并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服装变化,不像后来,各种各样的传统服饰兴起,还越来越考究。
甚至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保留传统元素,又方便穿着。
欧阳远的询问让李稻花意识到,她之前认为,这本书未来阅读的难点是各种详细的科技物品描述,现在看到,第一个难点是服饰问题。
好在她之前到处演讲,认识不少大学里的老师,几经周折,总算是找到了专门研究中国服饰史的老师。
又跟对方请教,征得同意后拍摄了一部分对方的研究成果,再拿着这个照片,找美术生,按照李稻花的想法,重新再加工。
既然做了,那就做好,李稻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仅是服饰,还有《大秦重工》里面的一些科技产品,也都找美术生画出来。
一个美术生完不成,或者是风格不兼容,没关系,多找几个。
别的不多,人多的是。
随便找个房子当做工作室,一群人聚在一起,李稻花还做了磁吸小黑板,一起讨论哪个部分应该怎么画。
张夕就是这个小组的画家之一,在校大三学生。
本来他们是应该由老师带着到外地采风作画的,或者是到博物馆参观优秀画作。
这次参加李稻花的作品插画,是她主动来的,因为她是李稻花的粉丝。
在讨论的时候,张夕再次感叹,李稻花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因为李稻花跟他们说的绘画想法,很新奇。
画出来的东西,让人有一种,古今中外的感觉。
而回家路上看到小孩子看的小人书,让张夕萌生出一种想法,那就是要把李稻花的这本书画出来。
她觉得,李稻花的那些想法,如果只是画成几副插图,简直太可惜了。
要知道,服饰这样的东西,笔直站着是一种风格,换个姿势又是另一种风格。
要不后来怎么会有那么多版型差的服装,为了不让人发现版型差,在选择模特图的时候,只选择花里胡哨的姿势,是要用这些姿势来掩盖版型差的事实。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没时间。”
“我们可以啊!”
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