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话说,就今天林白青给沈庆仪做的电灸,在将来,会由han国的一家针灸企业为它申请WO专利,整个电疗针灸技术,也会一直被han国汉医给垄断掉。
但这辈子,经穆成扬林白青才知道,它最早是被发表在《内蒙中医报》上的。
也就是说,它原本是我国的中医发明的技术。
因为想知道那篇文章到底是谁刊登在报纸上的,想提醒对方申请专利,林白青前段时间还给《内蒙中医报》专门写了信,询问这件事,并索要原文作者的地址。
但据《内蒙中医报》编辑部说,作者投稿时就没有署名,也没有留联络地址。
所以即使编辑部,也联络不到原文作者。
同时,编辑部还提醒,让林白青尽量多关注他们的报纸,因为那个未署名的作者经常会寄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医文献,他们也会持续刊登在报纸上的。
离的太远,林白青在东海市,是购买不到《内蒙中医报》的。
她又想看看,上面到底还有些什么样的中医文献,甚至计划过段时间专门去趟内蒙,去买一套《内蒙中医报》回来的。
结果顾培一下子就给她弄来了好几年的《内蒙中医报》。
此刻顾培单膝跪地,在听他家小Baby的心跳。
林白青迫不及待的,翻开报纸了。
一份份的翻着,越翻,林白青就越被惊的合不拢嘴巴。
因为在这份小报上,有一个未署名的作者,几乎每期一种,从鼠疫到天花,再到炭疽,伤寒,霍乱,详细介绍了每一种传染病的中医症状,并详细论证了它们的共通之处,以及各自之间存在的差别。
要知道,像炭疽,鼠疫和天花这类型的传染病,目前来说,已经不可能会再大规模的爆发了,当然,因为有疫苗,有治疗手段,大多数医生,尤其是中医,就不会再去研究它了。
但林白青在将来经历过大规模的疫情,也知道瘟疫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而且还会卷土重来,而于中医来说,一套系统性的,中医角度的瘟疫文献,将会非常有助于让中医研发治疗药物。
所以这样一份资料弥足珍贵。
但它竟然就那么一期一期的,被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刊登在一家不知名的小报纸上?
捧着报纸,林白青翻了又翻,越翻越惊讶,忍不住一声接一声:“哇!”
妻子开心,顾培自然就开心,他仰起头来,柔声问:“喜欢吧?”
这已经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了。
老报纸当然不值什么钱,但上面的中医文献,却无比的珍贵。
也不知道那个作者到底是个什么人,能那么了解各种传染病,且会写出完整的论文文献来。
现在肚子太大了,行动不便,林白青去不了,但等她生完孩子,必须专程去趟内蒙,去找一下那个人,从电疗针灸到各类型的传染病,她必须跟那个人好好讨论一下。
中医结合现代科技,是林白青所作不到的,但也是中医一行必须要做,要拓展的领域。
因为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中医不能固守老本,吃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它也必须进步。
而既然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正在研究这个领域,那林白青就必须找到他。
她贪婪的看着文献,又因为肚子大了,不喜欢窝着,站着又觉得累,索性旋身一跳,就跳到桌子上坐下了。
妻子读书,顾培得掀开妻子的衣服,趁着她休息时,给她涂抹抗妊娠纹的药物。
当然,作为一名医生,他自然比别人更懂得要怎么按摩才能加速药物的吸收,同时还不会因为按摩而影响到胎儿,导致胎儿产生脐绕颈的。
所以单膝跪在地上,按摩手法极为轻柔,又标准。
这俩口子自结婚以来,过的一直都是像此刻这样平凡,家常,却又无比温馨的小日子。
但这种日子,沈庆仪看在眼里,就会特别的难过。
倒不是说羡慕或者嫉妒女儿。
而是,她终于知道了,她曾经有一个特别优秀,且深爱着她的丈夫。
那个人也是她不幸的人生中唯一的光亮和救赎。
但她在经历了重重反抗和逃亡后,终于还是奔向了光明。
可那个人却早早的死了,成了一捧骨灰。
理智来说,她必须接受,因为那个人确实已经死了,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但在情感上,她无法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