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阴阳之气没能调和,灾难祸害不断,罪过在我们这些大臣。
臣听《易》上说:‘天地按自然规律运动,所以太阳与月亮不互相经过,四季没有差错;圣明的君主按事物规律行事,所以赏罚分明,百姓敬服。
天地间万物的变化,是由阴、阳交互作用而产生的;阴阳之分别,是以太阳为起始。
有了冬夏四季,便有了八方之风的次序,万物的特性得以形成,各自有各自固定的职守,不能互相侵犯。
东方的神叫太吴,驾驭着《震》拿着规掌管春天;南方的神叫炎帝,驾驭着《离》拿着衡掌管夏天;西方的神叫少吴,驾驭着《兑》拿着矩掌管秋天;北方的神叫颛顼,驾驭着《坎》拿着权掌管冬天;中央的神叫黄帝,驾驭着《坤》、《艮》拿着绳子掌管大地。
这五个神所掌管的,都有各自的时令。
坐在东方卦位上的神不能统治西方,南方卦位上的神不可以治理北方。
春天到了,《兑》位上的司秋之神去统治就会闸饥荒,秋天到了《震》位上的司春之神去治理就会华而不实;冬天到了,《离》位上的司夏之神去管理天地之气就会泄露;夏天到了《坎》位上的司冬之神去管理就会下雹子。
圣明的君主谨慎地遵从上天的旨意,慎重地爱护百姓,所以才让禀性平和仁义的官员去执掌四时节令之事,按节气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事。
君主按天道规律行动止息,顺从阴阳和调之道,那样才会日光月明,刮风下雨都按时令节气,冷热均匀适度。
造三方面顺当了,才能免除自然灾害,五谷丰登,丝麻成熟,草木茂盛,鸟兽繁衍;百姓才能免除灾病,衣食丰足。
如果能够这样,才会国君尊严,人民喜悦,上下不互相埋怨,政治教化顺利,礼让仁义可以兴盛。
刮风下雨不按时令,就会毁坏庄稼;农业毁坏了,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人民忍饥挨饿,就会不顾廉耻,这是强盗小偷祸乱产生的根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愚臣认为阴阳之道是国家大事的根本,是百姓命脉所系,从古以来贤人君子没有不遵从它的。
皇帝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认真遵从自然天地法则,并借鉴先贤先圣的经验。
记载高皇帝言行的《天子所服第八》上面说:‘大谒者臣襄章在长乐宫接受诏书,高皇帝说:‘命令大臣们讨论皇帝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来安定治理天下。
’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和将军王陵、太子太傅叔孙通等大臣商议说:‘春夏秋冬皇帝该穿的衣服,应当效法天地的礼数,其中体现出入和。
所以上从天子王侯和有封地的国君,下到亿万百姓,如果能效法天地,顺应四季的变化,来治理国家,才会避免祸殃,得终天年,这是奉养宗庙安定天下的重大礼制,臣请求皇帝效法它。
中谒者赵尧掌管皇帝春天的活动,李舜掌管夏天的,儿汤掌管秋天的,贡禹掌管冬天的,四个人分别掌管一个季节。
’大谒者襄章奏请皇帝,高皇帝下诏说:‘可以。
’
孝文皇帝的时候,在二月份向天下布施恩惠,赏赐孝顺的人、努力耕田的人以及疲病的士兵,祭祀为国事死难的人,做这些事的时间十分不合时令节气。
御史大夫晁错当时做太子家令,向孝文皇帝上书说明这些。
臣恭敬地思考陛下您对百姓臣下恩泽十分深厚,灾难却不停止,臣私下认为恐怕是您的诏令有不合时令节气的。
希望陛下您挑选明了经义、熟知阴阳之道的大臣四个人,分别掌管一个季节的事情,时令到了就明确上报自己掌管的皇帝应该做的政务,来顺应阴阳之道,那可是天下人的大幸啊!”
魏相多次上书,陈说该做的事情,宣帝采纳并施行了他的建议。
魏相,命令掾史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从家里休沐回到官府,就禀报各处的异闻奇事,有时有反叛的贼寇和自然灾害变故,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宣帝上奏说明情况。
当时,丙吉任御史大夫,与魏相同心辅佐汉宣帝,宣帝十分看重他们,魏相性情严峻刚毅,不如丙吉宽和。
魏相执政九年后,去世,朝廷追谥他为宪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