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红牛出资不菲,他们要保证给肖梦寒拍到好看的镜头。
另一队,则跟着他后面几十米的池羽。
一切都很完美。
可快滑到C2时,意外还是发生了。
梁牧也跟池羽跟得很近,进入拍摄状态的他极为敏感,听得见极为轻微的“啪”
一声。
他第一反应竟然是,池羽的身体某个部位受伤了。
最近这几个月,他也没歇着,资格赛比完,就去霞慕尼爬山滑雪,霞慕尼的片段拍完,在国内学野外攀岩。
随后,便是慕峰和未名峰两大高山的滑降计划。
池羽从不抱怨苦或累,可他越安静,梁牧也心里越打鼓。
他滑过去,不顾摄影机还在转,就问他:“怎么了?”
池羽之前的速度过快,是摔出去的,翻了一圈以后,在雪地上坐起来,拍拍头盔示意自己没事。
“怎么了?”
他又问了一遍。
池羽也有些难以置信,低头看着自己的板面。
梁牧也放下手里相机,左手按住肩背上的对讲机:“BC,BC*,我们二队Gearcheck。
给我五分钟。
10点15再过6500,收到回复。”
他在跟大本营和全队别的摄影师示意,这是要检查装备。
之前他和谭佳宁定下来的通讯频率是每过500米一报,直到C1,那时候她就可以目视他们了。
谭佳宁冷静的声音在对讲机另外一边响起来:“BC收到。”
过了十秒,她按下通讯钮,又问:“怎么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根本不需要检验。
太明显了。
池羽前脚的固定器主绑带断了。
大部分市面上卖的固定器的设计场景都是零上到零下二十度左右。
而七千米高峰上的温度可以冷到零下三十甚至四十度。
为图轻便,他当然是没有背多余的固定器。
在大本营附近的拉练,自由式的拍摄,到今天,用的是同一块板,同一套固定器。
重压和极寒之下,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变成百分之一,又变成了现实。
“我先帮你用强力胶带绑一下?坚持到C2再说?”
梁牧也遇事不慌,确认他没有受伤,心就先放下一半,也开动脑筋在想解决办法。
池羽说:“这个坡度还可以,后面不太行。
绑带会影响到我对板的控制,胶带只是一个方向上面勉强可以坚持,比不上固定器。”
王南鸥提议:“梦寒那边……”
池羽猜出他意思:“他自己也要滑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