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徒手攀登,不借助绳索或器械,是人与自然间最最原始的一场对话,也是对这个字最好的解读。
影片非常全面,既有专业的嘉宾为不了解这项运动的大众铺垫解读,也有对钟彦云、潘一格等人的采访。
放到黄鹤的画面,观众里面坐着不少认识他的人,都在默默流泪。
整个一个半小时间内,精彩抓人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高潮迭起,引起观众们的阵阵惊呼。
佳能C300最高程度地还原了贵州山水的色彩,运动摄像机将攀岩过程中运动员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的确是为大荧幕而生。
电影最后十分钟,则又放了对潘一格的采访。
“登顶CMDI墙之后是什么?明天之后是什么?”
“CMDI之后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现在,这一刻,我想爬上去。
明天之后是下一个明天,有时候你其实也不知道路另一头是什么,就一个人本能地一直走下去吧。
我们都是这样。”
梁牧也记得,那是原定的冲顶日前夜,他一个人扛着摄像机走进潘一格的房车,对潘一格做最后的采访。
那一晚,他独自扛着所有重压,努力体会着属于天才的这一份孤独。
那时候他感同身受,可现在则不然。
黑暗之中,梁牧也伸出右手,准确无误地拉住了池羽的左手腕。
然后是手掌,手心。
池羽的掌心向来很热。
受之前的攀岩和攀冰的一对一训练所赐,他手掌蜕皮过无数次,起了薄薄一层茧。
梁牧也凑近,在他耳边说:“池羽,你给我的,其实很多。”
池羽怕自己控制不太好说话的音量,就捏了他的手作答。
他又说:“之后的路,我不会让你一个人走。”
直到灯光亮起,全场起立鼓掌。
懂行的圈内人四处寻找梁牧也的身影,池羽这才把他的手放下。
《攀》是首映式上压轴放映的电影。
灯光乍一亮起,池羽和梁牧也就被人群冲散了。
山地电影节只属于户外爱好者的小众盛会,少数参与活动的媒体记者大多也都是圈内人,拍片子的,看片子的,交朋友的,投资的,被投资的,采访的,被采访的,诸多群体之间界限模糊,说到底也都可以算是一家人。
结束后,大家都在自由交谈。
梁牧也蛰伏一年,蓄力拍成这部回归之作,瞬间成了群众中焦点。
今天来到现场的很多熟人和老朋友已经四年没看见过他了。
除了打招呼叙旧的老友们,他和郑成岭两位幕后主心骨被速迈老总拉过去谈天说地,又被极光EV的老板,同是户外达人的徐明棠叫走。
同时,有一位黑发长裙的年轻女记者也认出了池羽,抓住机会过来采访了他。
池羽低着头认真听问题,又根据张艾达嘱咐的逐一认真回答。
“哦,今天来,我也是来看电影的。
我在《攀》里面有几个镜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