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爱迪生不打压他,那才是有毛病呢。
而在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了,从研制短波电台开始,爱迪生的表现就越来越突出,已经有压倒原先的无线电台计划的负责人米切尔的倾向了。
一群和爱迪生一样的,基础上要比欧洲人差,拿到的钱要欧洲人少的,风格上和爱迪生更近似的,更多靠灵感和直觉来干活的美国技术人员就自发的团结到了爱迪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美国帮。
而那些科班出生的欧洲人也就不知不觉的团结到了米切尔身边,形成了一个欧洲帮(事实上,他们甚至还一度想要把麦克斯韦拉进来,不过因为麦克斯韦对于技术之类的事情并不是很关注,而没能成功)。
“这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呀,嗯,这话谁说的?好像是欧阳峰说的吧。”
史高治不由得想起了上辈子看过的某个电影,“欧阳峰这话有那么点道理,只是太过文青了,文绉绉的。
还是直接说,‘屁股大于脑袋,屁股决定脑袋’来的更好。
现在爱迪生的利益并没有被捆在直流电上面,他有这样的立场其实也很正常。
事实上,想一想,历史上,爱迪生在拼命诋毁交流电的时候,作为一位玩电力的大师,他难道真的不知道,交流电比直流电更有优势吗?这怎么可能?爱迪生又不是真的猪脑壳。
说白了,其实还是屁股问题。”
第一百七十章利益的调和
史高治将双方找到一起,了解了一下双方的分歧。
事实上,双方的分歧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一样和屁股密不可分。
如今爱迪生那帮子负责的是发电机的研制,米切尔为首的那帮子欧洲工程师则负责电动机的研制。
于是矛盾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就发电机来说,交流电发电机要容易实现得多。
一般的发电机发出的直接就是交流电。
相反要弄出直流电,倒是要装上很多的附加设备,这些东西显然都会增加发电机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故障率。
而且这种成本和故障率的增加,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的。
偏偏史高治当初有给他们设定了相对严格的成本和可靠性目标。
嗯,如果采用交流电,这些什么电刷呀,什么换向器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不要了,那成本和可靠性就都不是问题了。
但是反过来,负责电动机那边的米切尔就要头疼了,理论上,电动机和发电机就是一码子事,从物理上说,电动机就是发电机的一个可逆过程。
事实上,你如果用手猛转电动机的传动轴,一样能发出电来。
理论上直接照着交流发电机的样子,做个小一点的,嗯,那就是电动机了。
但在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首先,发电机是不用考虑调速的问题的,它依照固定的速率转动就行了,转速越稳定越好。
可是电动机就不一样了,考虑到生产的灵活性,它必须要有调速的能力。
直流电动机只需要改变输入电流的强度,就可以很容易的完成无极调速,而交流发电机,那就必须配上一整套的变速设备了。
调速的效果还没法和直流电动机相比。
不用说,这当然会增加成本和故障率。
其实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交流电动机启动的那一下子,转速还没能上来,于是转子的转动速度和交流电电流方向的切变速度完全对不上,于是电磁作用力的方向乱变,转子根本就转不起来。
所以,为了让它好好运转,你必须再为它增加一套启动装置。
好嘛,发电机倒是简单了,电动机就要哭了,如果只需要增加一套设施,咬咬牙还可以忍忍,可现在居然要增加两套设备,这真是婶婶可以忍,叔叔也不能忍了。
于是电动机组和发电机组为了使用直流电还是交流电的问题,就斗了起来。
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嗯,整个的电气化的进程就完全没法开始。
所以必须立刻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史高治直接说,我看还是交流电好,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过,这样简单粗暴的做法会带了一些不太好的副作用。
那就是,可能,嗯,甚至是肯定有人会觉得自己是在偏袒美国人。
这样一来,就会挫伤那些从欧洲挖来的工程师的积极性,而且也不一定能振奋美国工程师的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