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至于那“小轩窗”
,应该是一个笔名。
但看封面的这几个字,我的感觉就是,这是用行楷写成的,作者还是颇为认真的!
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字迹潦草,影响到相关编辑的审读。
要说这些字本身,并不算很成熟,很成型,谈不上什么书法,然而,从辨认、阅读的角度来看,却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些字体,似曾相识啊!
而且,极有可能,就是出于风志轩之手!
几年前,风志轩的试卷、笔记、作文本,我还是比较熟悉的。
最近几年,我也和他通过好几次书信,因此,一看到封面上的这几个字,我就会涌上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然,我不是笔迹专家,手边也没带有风志轩此前的手写材料,也就不能跟文稿上这些字,对照一番。
是啊,证据不足,没必要妄下结论。
而且,这么就这么巧呢?且不说那数百里之遥,先说这劳青峰,既然又不是文艺编辑,怎么就会持有风志轩的文稿呢?
想到这儿,我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是在编故事,而且,在编一些有点离谱的、经不起推敲的故事!
嗯,其实,笔迹也是独一无二的,只是,相关的人员、技术,未能将它们分辨清楚而已。
万一,还真是风志轩的文稿,那又如何?我记得很清楚,好几年之前,之所以会有那小树林之约,也只是因为,我读了他的那一部小说……“是啊,所谓无巧不成书,”
辛怡禾喃喃低语着,“反正,这一刻,有的是时间,我的精神也不错,翻阅一下又何妨呢?”
这样说着,辛怡禾翻过那文稿的首页,阅读起那文稿的正文来——
风,让人有点难以忍受的寒风。
此时此刻,我就坐在阅览室的一条长登上,对着北边的窗户。
那些玻璃,那些窗户,也还算严实吧?至少,身处其中的我,体会不到那种寒风拂面的微痛。
只是,就算是在翻阅着某本杂志,我也点心不在焉了。
那无形的寒风,悄无声息地透过身上的衣服,来到你的脊背上,紧接着,又像长了眼睛一样,渗过那皮肤,直抵你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让你下意识地瑟缩一下。
看来,那“北风如刀、寒风刺骨”
的说法,果然不是说着玩的。
悄悄地、轻轻地跺一下脚,也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不要弄出太大太明显的声响,毕竟,这只是学校的阅览室。
偌大的一个阅览室里,也不只是我一个人!
一二年级的学弟学妹,几天前就放寒假,回家去了。
留在这校园里的,是我们这些三年级的学生,也就是毕业班的学生。
这已经是在这所学校的最后一个寒假了,留在这儿,多上几天课,也在情理之中吧?那句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忍着点,多下点苦功夫,才能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其实,这个傍晚,也算不错的了:就一个年级的学生,人家就算不开放这阅览室,也实属正常吧?如果不能步入这阅览室,外面的风,那么冰冷的,再到田径场一带散步,还真有点受不了。
如果不能去散步,晚饭过后,如果不想再待在宿舍,就只能到教室里去了。
教室,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望着桌面上堆得像小山似的书本,你甚至觉得有点扫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