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22章 配方(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大人……难道未曾见过此书?”

王函察觉杜寒惊讶的神情,忙低头窥探其脸色变化,还好对方似毫无察觉仍专注翻书。

“哦,是是是……”

想到明时称呼禁忌,官员厌恶“大人”

之称谓,这并非尊重而是略显不敬之意。

故王函方才出口之时心中顿觉忐忑,深怕杜寒不满。

待见杜寒泰然,方才安心追问:

“我看百户吩咐许铁匠打制的那种铳身样式,和此书所绘图样竟不谋而合,本以为百户也读过此作呢。”

杜寒一边浏览书籍一边询问:“这可就是赵士桢的《神器谱》?”

书中详载各类火器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流程,据其所忆明代唯有《神器谱》具有这般详尽描述。

“百户真可谓知识渊博!

正是赵士桢大作。”

王函竖起大拇指暗暗称赞,同时主动提议:“我处还藏有他其他作品,比如《续神器谱》《神器谱或问》及防虏车铳议,若百户感兴趣,不妨让我献给百户细看或者诵读予百户听。”

《神器谱》编写于万历二十六年,开篇是《进器疏》,主体内容分成四部分:《原铳》《图式样》、《打放架势》和《神器杂说》。

书中除了用文字解析火器的来源、功能、优劣、制造工艺与使用技巧之外,还配有大量插图,详尽展示了各种火器的操作流程、构造分解等内容……

王函口若悬河地讲解着,他以为杜寒不识字,于是主动担负起解说的任务。

在当时,识字的军户确实凤毛麟角,王函看到许铁匠制作的枪身时,还以为杜寒参考了《神器谱》里的设计图纸——毕竟书中有丰富的插图,即使不识字也能大概明白意思。

然而王函并非夸夸其谈。

那本书正拿在杜寒手中,而王函竟然能逐字背诵,毫无差错。

“你早年四处漂泊,这些书还一直留着?”

杜寒一边听,一边微笑着问道。

“百户莫笑,我视这些书为性命般珍重,无论流落何方,都随身带着它们。

疲惫时翻开看看,便觉得辛苦也不算什么了。”

杜寒心中暗暗点头:难怪这家伙连举人都考不上,整日研究这些东西,考上才怪呢。

不过,这种人才正是自己最需要的!

一谈起火器相关的话题,王函就仿佛换了个模样,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熟悉每一个细节。

虽然他的一些见解,在轻武器专家杜寒的眼中显得有些偏差,但从时代背景来看,此人的确是一块被埋没的璞玉。

在王函的详细讲解下,杜寒粗略翻阅《神器谱》,发现明代的火器发展程度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火绳枪(鸟铳)已经成为常见装备,生产技术趋于成熟;同时代先进的鲁密铳也已经开始制造,并在明军中有小规模装备。

令杜寒格外感兴趣的是,书中记载了人力车床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可以用来在枪管上钻孔或打磨内壁至光滑状态。

从杜寒的角度看,这个木制车床的设计思路和欧洲的人力拉线机颇为相似,只要稍加改良,就能成为一台不错的人力拉线设备。

通过这种方式,甚至可以用手工加工出简单的线膛枪,技术门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这表明明朝在枪械制造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

杜寒分析,明火器效能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原材料和工艺不足,难以打造出高质量的枪管;

第二,发射药效力低下,导致弹丸初速低,使得射程和威力不足,在远距离对抗中无法有效杀伤敌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缺乏标准化、无公差要求、无规范化的流水作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三国之天下无双极品捉妖系统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魏武侯明婚暗恋(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特种岁月万界时空穿越者龙符七十年代小娇媳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万界基因抢救大明朝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枭门邪妻九龙吞珠武林店小二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大国工程快穿之路人不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