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李承璟接过瓷蛊,叹气道:“没错。
杨首辅力排众议选了徐文去,徐文此人虽有才干,但是太过贪财,而且刚愎自用,颇有些铤而走险的倾向。
他虽然也曾在江南一带任知府,但是太平时候和灾年完全不同。
他自视甚高又贪财好功,我怕他在赈灾时管不住自己的手,反而耽误了灾情。”
程瑜瑾听到也觉得沉重,然而这是外朝的事情,程瑜瑾帮不上忙,何况人选还是杨首辅一力推举的,恐怕朝中压根没有反对之力。
程瑜瑾轻声问:“人选已经确定了吗?”
李承璟点头,道:“对。”
那就更没办法了,程瑜瑾十分看得通,从不因为已成既定现实的事情为难自己。
她柔声劝道:“殿下,赈灾大臣的人选已经确定,你再担忧也于事无补。
杨首辅既然敲定了主使,那其他人选势必要让出来,殿下不妨趁这个机会,在赈灾队伍里放几个信得过的副手。
国难当头无需在乎名,只要能真正起到作用,就已足矣。”
李承璟长长叹了口气,伸手覆住程瑜瑾的手背,说道:“你言之有理。
多亏爱妻深明大义,玲珑心窍,要不然,我不知道还要耽误多少功夫。”
程瑜瑾笑着乜了他一眼,说道:“你惯会哄骗我,这些话我可不信。
我都能想到的事情,太子殿下会想不到?”
“那可不一样。”
李承璟放下瓷碗,起身坐到程瑜瑾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肩膀,自然而然地将下颌靠在她的头发上。
他声音低沉,近乎自言自语:“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程瑜瑾感受到头顶的重量,没有躲也没有动。
虽然看不到,但是程瑜瑾能感觉到,李承璟非常累。
国家发生大灾难,百姓流离失所,灾区每一时每一刻都有人死去,而朝中臣子还因为派系之争吵嚷不休,这些事担在谁身上,都是非常累的吧。
程瑜瑾心里叹了口气,主动握住李承璟放在膝上的手:“殿下,逆水行舟,多难兴邦。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126章瘟疫
江南水患告急,没过多久,赈灾队伍便从京师出发,带着赈银和粮草赶往江南。
这支赈灾队伍可谓承载了全朝的希望,内阁日日催问,驿站严阵以待,但是众人翘首期盼了很久,与灾情有关的消息却迟迟不来。
即便徐文送来了奏折,上面也全是些花团锦簇的官话套话,关于大水和赈灾的事情,他三言两语就带过。
皇帝想着京城与江南相隔甚远,许是徐文忙于安置灾民,没有时间写文书,所以才良久没有消息,于是皇帝强行压抑着焦急,耐心等着。
然而文武百官的耐心并没有等来洪水治好、一切回归正轨的消息,被李承璟安置到徐文身边当副手的臣子久劝无果,冒着大不敬的风险,越级送加急奏折回京。
他的奏折分好几路护送,最后唯有一封到了李承璟手里。
李承璟看到奏折后立即沉了脸,第二天,在早朝上当众将这封奏折递给皇帝。
“陛下,江南急报,徐文此人冒进贪功,贪污赈灾饷银,用霉米替换新米,灾民食后上吐下泻,短短十天内死亡人数飙升至一千三百余。
徐文闯下大祸后还妄图掩盖,在奏折中纹丝不提,还打压下属,不许众人向朝中报告,结果因为尸体处理不及时,竟然爆发了瘟疫。
这几天江南一直阴雨连绵,气候潮湿,瘟疫传播极快,截止赵梁冒死上奏前,已经有一整个村子的人感染瘟疫。”
“瘟疫!”
朝中众人大惊,水旱灾害后最怕的就是瘟疫,历史上因为瘟疫而十户存一、尸殍遍野的情况屡见不鲜,瘟疫若是一个处理不好,那是损伤国家气数的大劫难啊。
宛如一滴水落入滚油中,朝廷众臣马上炸了锅。
杨甫成用力甩袖,大喝道:“荒谬!
赵梁不过一个副手,并无向朝廷禀报的权力,如今他越级上奏,已经犯了不敬之罪。
此人不足为信,当立刻撤除他的职位,永不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