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对人们最好是加以安抚,要不然就必须消灭掉。
这是因为人们如果受到了轻微的侵害,仍有能力进行报复;但是对于沉重的伤害,他们就无能为力了。
因此,当我们对一个人进行侵害时,应该彻底、不留后患,不给他任何报复的机会。
——《君主论》]
“错了,天幕只知二选一,却不懂霸王道杂之的妙处。
朕推恩令分诸侯,是安抚;诛郭解三族,是消灭;盐铁官营取利,却设常平仓济民。”
“就像我们的冠军侯远征漠北,既要震慑匈奴,又要张骞通西域以丝绸换战马。
治国,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棋局。
而是综合的艺术。”
刘彻这次倒是认真起来了,对于他这种走霸道的帝王,也不是这样不留余地一刀切的。
“陛下英明”
朝臣附和道。
赵匡胤亦是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
这论调,倒像是五代乱世的做派。
但朕杯酒释兵权,既免了石守信等将的猜忌,又赐他们良田美宅。
灭后蜀时虽纵兵劫掠,转头便斩了王全斌以平民愤。”
“至于他说的彻底侵害,则在《宋刑统》里要裹上仁厚的糖衣——就像斧声烛影那晚,毒酒也需装在金杯里。
这样直白的叙述,倒不像中国人的思维。”
我们则更偏向于更相信"
天道—民心—政统"
的连续体,即便行杀戮之事,也要包裹"
吊民伐罪"
的道德外衣。
正如乾隆在《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中所言:“帝王心术,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岂徒恃锋刃之利耶?”
他说的太直白,太浅显,反倒是厚黑学喜欢的论调。
这和我们含蓄内敛的华夏人有什么关系?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中国太多历史教训是没杀干净又被后代反扑的故事了,所以这也从元朝开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支持杀人全家的。
水浒传算是这一门类的集大成者了,大哥请你上座归顺,你不给大哥面子,大哥栽赃嫁祸再灭你满门的时候可不会给你面子,最后还会带头跪着给你道歉认错,求你谅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