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等船上伺候的人同邻船上官眷们知道老大人唱下河调了,就忙着派水手下去打捞。
谁知慌乱了好一会,却像大海捞针,连一点影儿都莫想捞得着。
可怜把那些想随宦发财的人,抛在万里之外,一个个都是有了来的盘缠,却没预备回的路费,竟有落魄异乡,身填沟壑的。
所以至今宝应人还有句流口,叫做季榜眼上任,坑杀人万千呢!
只有谈到方言上头,也是有名的重浊。
不然,何以从前黄漱兰做我们江苏学差的时候,按临到扬八属,会在考棚里大堂上,不知被何人于两楹贴了一副长联,是:接卷声中,两县□腔听宝泰;点名队里,一般标脸看仪扬。
呢!
至于要问何处人口音好么?此话曾经干隆你七下江南的辰光,以此询过金山长老。
长老当时对干隆爷说:「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
」今日我听见宝应人说话,虽不过觉犯嫌,却也不甚好听。
再证诸考棚里那副联语,决不会是扬州府八属以外九属人撰的。
依我说,无论做甚么事,都要习惯但更为佳。
那「习惯」二字,直是两情融洽的主动力。
他若改过「乡亲遇乡亲,习惯就好听」,这就不错了!
何能不问他怎么,只要是个同乡,就硬派他口音入耳呢?
我当下初上船时,自念应世以来,只有这一何一李是遇我恩礼备至的人,其馀不是有恩无礼,就是有礼无恩,何以单拣他们这两个人,老天就替我一网打尽呢?此不住如痴如迷,万分懊恼。
谁知被两个乡下妇人几句土白,竟把我各种烦闷解脱得十有八九。
正要回身到炕上去歇息一回,不意猛听得岸上有人喊叫搭船,我就又坐下身。
抬头一看,见是一位苍髯老者,身上背了一柄雨伞同一个小小包裹,脚下赤了一双足,穿着两只麻鞋,在岸上行步如飞的,一头喊着,一头走着。
看他那种神理,好像是个走长路的人样儿。
无奈本船上水手,都以为他们船是我独雇的,不敢招揽。
后来我又忽见那老者指着天对船上喊道:「呔!
那船上的人听者,天快要下雷暴了,还不趁早儿把篷下了傍岸,寻一个僻静地段躲一躲么?再停一刻,这只船使到湖心里去,那还了得吗?」原来这高邮甓社湖,又叫做邵伯湖,为淮汇荟之区,俗传下面有所龙窝,是个极容易坏船的所在。
大凡吃水面上饭的,多有点害怕,其实是个活沙。
当时我就随着那老者所指的地方朝天上一望,仰见一轮红日当空,微风不动,只有一朵形似柳条布式样的墨云,在日缠边轻轻浮过,很不像个要下雨的气候。
不意我们船上的舵工也喊道:「伙计们,如今风转了,你们可看见那西北角上挂下雨脚了,我们快点改篷傍岸,仍摇到上河里去罢!
」一时各水手,落篷的落篷,驾橹的驾橹。
忙乱甫定,雨点子已是同倾盆似的落个不住。
我再朝那老者一看,见他还兀自站在那边岸上。
此时雷雨被风搅的越发大了。
幸而是夏季里,还可招架;倘要换了个严冬落雪,岂不要把整个儿人旋下河去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