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于是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
宋礼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刘鉴近前。
虽然夜色已深,附近听不到别的人声,刘鉴依然不敢大声讲话,凑近了两步,压低嗓子耳语说:“宋大人……”
“不敢。
贤弟请说,愚兄恭聆教诲。”
“说什么教诲?你怪我不教你治根儿的法子,好,我可以告诉你,但你确实用不了——你先想想,缑城先生是因何而死的?”
宋礼沉吟半晌,斟酌着用词说:“他忤逆了今上,所以被腰斩而死。”
刘鉴轻拍了一下扇子:“正是,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宋礼一个哆嗦:“难道要今上亲自来施法攘解?那、那、那确实不是愚兄所敢妄言的事……”
刘鉴苦笑:“如果仅仅是请圣上来施法攘解,反倒好办了……我再说明白一点儿,有句老话叫‘血债血偿’,您总听说过吧?”
这话照旧是压低了声音说的,但听在宋礼耳朵里却好象一个晴空霹雳。
他猛然大张开嘴,愣了半晌,这才结结巴巴地问:“难、难道,必须把今上也、也……”
方孝孺
《明史?方孝孺传》记载: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人,父亲方克勤是洪武朝有名的清官。
他因为学业有成,名声响亮,所以朱元璋曾经两次召见他,但见面以后却说:“现在不是用他的时候。”
把他调往汉中去教学。
朱元璋的儿子蜀王朱椿聘请方孝孺做他儿子的老师,待他非常恭敬,还给他讲学的地方提名“正学”
二字,所以方孝孺也被人称为“正学先生”
。
建文皇帝登基以后,把方孝孺召到南京,任命他做翰林侍讲学士和文学博士。
“靖难之变”
期间,讨伐燕王朱棣的诏书、檄文大多出自方孝孺的手笔。
等到朱棣攻克南京,就把方孝孺给逮捕起来,关进大牢。
朱棣才起兵的时候,姚广孝就劝他说:“一旦攻克京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到时候请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
朱棣答应了这个请求,于是就把方孝孺放出来,要他起草登基诏书。
然而方孝孺只是放声痛哭,不肯动笔,朱棣解释说:“您别难过,我不是想造反,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已。”
方孝孺就反问说:“那么当今的成王(指建文帝)在哪里?”
朱棣回答:“他自焚死了。”
方孝孺说:“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说:“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
方孝孺还是不依不饶:“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弟弟?”
面对方孝孺的连番质问,朱棣只好敷衍说:“这是我的家事,你别管了。
这道登基诏书,非得先生起草不可。”
然而方孝孺投笔于地,边哭边骂说:“死就死了,我绝不草诏!”
于是朱棣勃然大怒,下令把方孝孺腰斩于市,并且灭了他的十族。
第十章、燕明刀(1)
宋礼还以为要驱除被腰斩的方孝孺的冤魂,“血债血偿”
,得把当今永乐天子也给一刀两断喽,惊得胖脸上全是冷汗,连嘴皮子都开始哆嗦。
好在刘鉴摆摆手:“那倒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