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简嘉从这个角度看他,心跳加快,她第一次觉得陈清焰……显得崇高:“你知道吗?刚才,我看到好多病人,其实103门诊前每天都人山人海,你和你的同仁们是他们的希望。
我一路都在想你的老师虽然退休了,但薪火不灭,他留给你们的宝贵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这就是不朽。
陈医生,我相信你,你会一直都记得自己是别人的希望。”
她懂他所说的老师告别会很重要。
是结束,也是一代人的成长,后人在前人的肩膀上,再攀高峰,生命才是永恒的主题。
陈清焰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一双眼睛变得深沉难言:“程程,谢谢你。”
简嘉冲他笑了笑,露出洁白的小牙齿,她上前来,帮他最后整理衣服。
然后,送他坐上电梯。
进入会场,陈清焰负责做最后的检查工作,发言稿、热水、话筒等。
底下,与会人员陆续到场,座位上都有名字。
很快,两位院士和院长、工作部的主任等人来到会场。
他看到老师,微微一笑,坐到了下面第一排。
大屏幕上,老师的事迹短片是陈清焰亲自选做,他坐姿笔挺,沉默地看着镜头里的老师年华流逝,但精气神永不衰竭。
他的老师,是重器。
在两位院士发言后,掌声雷动,陈清焰和老师的目光几次交汇,师生间的默契依旧不言而喻。
当他上台献花时,掌声又起,陈清焰走上前和老师握手,老人的骨关节因为常年手术暴露在x光下而变形。
他情不自禁又低头看了几眼,熟悉的,扭曲的,无声的那双手,也曾为他引路,并将继续引路。
“老师,辛苦了。”
他停顿了几秒,老师展颜,看起来不过是个白发苍苍温和慈爱有趣的小老头。
老师的手,特意重重地握晃了他两下,有托付,有激励。
等轮到陈清焰作为科室代表上台发言,他脱稿,调试好话筒,风姿峭拔:
“今天,张清扬院士要和各位骨科同仁做暂时的告别,但我想,他并不曾离开。
张清扬院士荣誉满身,在生命的时时刻刻里充分实践了对国家忠诚、对患者负责的精神。
短片里,意气风发的青年人,转瞬两鬓染霜,几十载匆匆,张清扬院士从未停下过奋斗探索的脚步,未改初心。
他走过的路,见证了祖国骨科医学艰难却又蓬勃的发展。
他身上的品质,执着、创新、耐心、尽职、关爱,永不过时,永远激励我辈砥砺前行,灯塔的意义在于指路,也在于目送,连接着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无数次的向死而生,都无一不在考验我们身为医者理性和感性的交战,是再坚持一刻?是放弃?生死场上,我想,老一辈所留给我们的东西,一直都会是我们最好的陪伴,传承看的见或是看不见,都将融入骨血,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体会生命的意义。”
他嗓音深沉醇厚,字正腔圆,有种娓娓道来的肃穆。
陈清焰年轻的脸上,写满的正是“传承”
二字,只不过,他的路还很漫长。
最后,他侧过脸,深情地看了看坐在台上一直面带笑意的老师,“诚然,我们都知道医学不是万能的,但我们依旧会全力以赴,这条路,没有尽头。
在这里,祝愿两位院士健康长寿,在退休的晚年里依旧能够享受医学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满足,谢谢!”
大家听得一面心有所感,一面又忍不住悄声议论了两句陈清焰。
散会后,同仁们三五结伴而出,张清扬叫住陈清焰,笑说:“你这发言,文艺得很,很好嘛。
那句过去与未来讲的不错,我知道你爱读书,这个习惯好。”
被老师调侃,陈清焰淡淡笑着,他偏过头,又跟老师低声交流了几句,老师边听边拍了拍他。
看的程述眼酸,等碰上头,拿肩膀撞他一下:“学长,你这够可以,真他么煽情我都听得热血沸腾,就差泪流满面。”
但他同时坚持认为,这里有陈清焰嗓音和说话节奏把握的功劳。
要知道,陈清焰本身离煽情太遥远。
“哎,我说张老对你的宠爱真是溢于言表,他看你那表情,真的跟看儿子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