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许是前一夜下了一场雨,这天的天气格外清爽。
阳光从云层落下,遍洒人间。
坐在车里,透过车窗,能看到很远很远。
车子驶入临城,只见马路两边都在兴建土木,一座座的准备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座座的绿色脚手架,工人在上面爬上爬下。
路边路人行色匆匆,有的商贩直接铺一块布在地上,就放了一些针线、玩具等类目小商品,开始售卖,有的拉着一个板车,或卖水果,或卖烤番薯。
每个人都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向往。
连同路边的树木和花草,都在欣欣向荣地向上生长。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年代,这是一个创业的年代,这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代。
只要一个人有梦想,有头脑,有拼劲,去摆摊,去创业,就有很大几率获得成功。
车子开过季季红地摊市场的时候,姜绾的这种感觉就越来越浓。
季季红本来是一个供市民休息和散步的广场,前几年经济开放之后,便有了胆子大的人在这里摆地摊,先是一两个人摆摊,因为季季红广场人流很大,摆地摊的人往往能获利很多,后来到这里摆地摊的人越来越多,卖汽水的,卖冰棍的,卖衣服的,卖首饰的,卖皮包的,卖鞋子的,蜂拥而来。
随着摊贩越来越多,售卖的东西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
彼时正规商店卖的东西还需要票,卖的东西也都是一些款式很老的东西。
但季季红广场卖的东西品种丰富,款式新颖,而且只需要付钱就可以了,购买十分方便,自然就受到市民青睐。
来季季红广场淘宝的市民越来越多,同时也就催生更多的商贩来到季季红广场发大财。
姜绾也曾经到这里给糯糯和奇奇买书包。
不知道后世有多少富豪,此时此刻,就在这摆地摊的大军中,在琢磨着生财之道,在努力地拼搏着。
看着这样的景象,姜绾自然而然萌生出投入其中创业的想法。
她重生了,还遇到了创业的好年代,怎么能错过呢。
姜绾细细想来,目前她手中明面上有三万五(不包含傅君寒工资卡上的十万),这可是一笔大钱,完全能够作为她创业的启动资金。
至于创业的项目,按照她记忆中后世的发展,最好的投资方向就是房地产。
这会儿是八十年代,到90年代末期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变成支柱产业,房价跟遇热的水银柱一样蹭蹭蹭往上涨。
姜绾若是把这三万五全部买成房子,以后躺着都能赚钱。
姜绾把目光从窗外的景象收回来,状若无意问了曾怡一句,“曾阿姨,我想要买房子,临城哪里有房子可以卖吗?”
与后世房地产蓬勃发展、马路上随处可见房屋中介的情况不同,这会儿房地产完全还没起来,一般市民住的房子以单位分房为主,或者是集资建房。
姜绾若是要买房子,便需要有熟人介绍,偶尔碰到个别人因为自身原因想要卖房子的。
因此,姜绾第一个向曾怡打听,曾怡是临城管经济一块的局长,站的高度能看到的境界更大,社会关系很广。
曾怡神情一凝,“绾妹,你想要买房子?”
姜绾道:“是啊,我现在手上不是有三万多吗,这钱放着也是放着,我想换成房子。”
姜绾的意思是投资。
但曾怡不是这么想的,“绾妹,你在傅家大院不是住得好好的吗?买房子干嘛?也没有用吧!”
曾怡马上就想到姜绾刚刚来到傅家大院的时候,说的要跟傅君寒退婚,姜绾这会儿不会还打着退婚的主意,想要搬出去住吧。
“绾妹,傅家大院就是你的家,你只要放宽心住在傅家大院就好,没必要买房子。”
姜绾:“------”
曾阿姨好像想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