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6章 搬家和盖房(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天地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

清晨,淡淡的雾气如轻纱般缭绕在田野间,尚未完全消散,给大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远处的地平线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似是天地交融的边界。

阳光努力地穿透云层与雾气,洒下丝丝缕缕的金色光线,照亮了那连绵起伏、像绿色海洋般的麦田。

微风轻拂,麦浪滚滚,每一株麦穗都像是在欢快地舞蹈,相互交织、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吟着丰收的歌谣。

那座老宅,承载着家族的诸多回忆,是白逸堂的爷爷白启山和奶奶林氏留下来的。

白逸堂还记得小时候,爷爷白启山总喜欢坐在老宅的门槛上,扒拉着旱烟袋,给他的父亲白守仁讲过去的事情。

爷爷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岁月的沧桑,讲述着那些艰难岁月里的拼搏与挣扎,父亲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神情专注而凝重,时而微微点头。

奶奶林氏则在屋内忙碌,陈旧的灶台上升起袅袅炊烟,那烟火的气息弥漫在老宅的每一个角落。

奶奶手脚不停,熟练地操持着锅碗瓢盆,为一家人准备饭菜,时不时还会探出头来,叮嘱几句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

夏日的夜晚,一家人会在老宅的院子里铺上凉席,他和兄弟姐妹们躺在上面,仰望着星空,听长辈们谈论着家长里短,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逢年过节,老宅里更是热闹非凡,亲戚们齐聚一堂,孩子们在屋里屋外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忙着准备丰盛的饭菜,那温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后来经过他父亲白守仁的翻盖,成了一座用麦秸和泥夯结而成的小泥房。

随着大哥白逸飞渐渐长大成人,他身形消瘦,常年的读书生活让他带着一股儒雅的书卷气,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

家里又在村子靠北边,也就是人工湖的北侧,给大哥盖了一处小院。

这座房子比老宅要好一些,下面一米多高是砖,上面依旧是用麦秸和泥夯结而成,被称为混砖房。

原本,这房子是打算给大哥做婚房的。

但随着时代变迁,流行起了全砖的红砖房,大哥又在外上学,那座房子便被搁置。

田边,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溪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点点银光,如同细碎的钻石。

溪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随着水流轻轻摇曳,似是在与溪水嬉戏。

偶尔有几只翠鸟从枝头疾飞而下,轻点水面,溅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后,又迅速飞回枝头,嘴里已多了一条小鱼,它站在枝头得意地抖落身上的水珠。

人工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平原之上。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田野村庄和蓝天白云。

湖岸边,芦苇轻轻摇曳,白色的芦花像雪花般轻盈。

水鸟在湖面悠闲地游弋,时而振翅高飞,时而低头觅食,它们的身影为这宁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那时,年轻的白逸堂身姿矫健,充满干劲。

他总是默默地干活,挖土时,沉稳地拿起铁锨,先仔细地端详一下土地的纹理,似乎在寻找着最省力且高效的挖掘点,然后才缓缓将铁锨插入土中,用力一翻,一锨土便被挖起,每挖一锨,手臂上的肌肉都紧绷起来,额头上的汗珠也随之滚落,却也不吭一声。

大哥白逸飞以及三弟白逸德,也纷纷加入,他们齐心协力,将挖出的土堆积在一起。

制作砖坯时,白逸堂熟练地拿起模具,往里面填充泥土,边填边轻声对大哥说:“这土可得压实点,不然砖坯不结实。”

白逸飞点头应道:“没错,逸堂,咱得精细着来。”

白逸堂心里想着,这房子可是一家人的心血,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可不能让家人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魏武侯抢救大明朝大国工程我的未婚妻是主播太古神王乱世情歌:农门女将是他唯一的光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我和大圣是兄弟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龙符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万界基因三国之天下无双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神圣罗马帝国漫兽竞技场七十年代小娇媳绝世保安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