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太宰荡问:“只要世人还受到妄心奴役,即便不断地推行仁义也于事无补吗?”
庄周回答:“只要世人还受到妄心奴役,就不可能明白真正的仁义是什么,只会遭到妄心利用。
当初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他国,在流亡的途中,晋文公寻不到粮食,饥饿难耐,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汤给晋文公吃,可谓是仁义与忠诚的典范了。
看到介子推的忠义之举,晋文公深受感动,于是发下誓言,若做了国君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后来,晋文公回到了晋国,介子推看到狐偃主动请功求赏,清高的他不愿与之为伍,便悄无声息地归隐山林了。
介子推归隐后,逐渐淡出了晋文公的视线,以至于晋文公封赏时都把他给忘了。
后来,晋文公在大臣的提醒下才想起了介子推,他为自己遗忘了介子推而感到愧疚,于是去介子推家中登门道歉。
然介子推得知晋文公来找他,非但不愿见晋文公,还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
介子推认为,臣子侍奉国君乃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应该追求封赏。
他十分鄙视狐偃、壶叔等主动请赏的人,认为这些人是不仁,不义,不忠之辈,不愿与之为伍。
后来,晋文公带人搜索绵山,但找了很久都没能找到介子推的下落。
有人提议晋文公放火烧山,三面放火,留一面不烧,相信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
然介子推为了表明忠心,宁可和老母亲一同烧死于山中也不愿意下山。
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被活活地烧死在了山中。
介子推为了所谓的仁义与忠诚之名,抱着老母亲一同被大火烧死,试问值得吗?从表面上看,他确实是一个仁义忠诚的君子,可实际上他也不过是妄心的奴隶罢了。
这就和当初宋襄公为了仁义之名,明明已经摆好了阵势,却不愿下令攻击正在渡泓水的楚军,结果导致大败而归是一样的道理。
拘泥于教条的仁义算是真正的仁义吗?世人只是头脑上理解仁义,实际上并不明白真正的仁义是什么。
真正的仁乃不仁之仁,真正的义乃不义之义。
不需要谈论,也不需要标榜,由心而发的仁义方是真仁义,生搬硬套地按照教条去做事的仁义并非真的仁义。
世人所认为的仁义终究不过是下德罢了,下德是不值得追求的。
正如老子所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由此可见,上德从不会挂在嘴边,也不会处处标榜。
执着于仁义之名的人,其实和那些注重财色名利的人并无不同,所追求的都不过是外物罢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和圣人都不会去谈论什么仁义,只是任由万物自行地发展。
至人忘记了自我,圣人忘记了功绩,神人忘记了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