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朝堂上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刘墉,主张继续支持福康安;另一派支持和珅,建议召回福康安。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乾隆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一方面希望能够彻底平定廓尔喀之乱,彰显大清的国威;另一方面又担心和珅所言属实,继续下去会得不偿失。
他看了看刘墉,又看了看和珅,心中犹豫不决。
“诸位爱卿暂且退下,容朕三思。”
乾隆帝最终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他需要时间来权衡利弊。
退朝后,刘墉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说服乾隆帝继续支持福康安,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决定去找和珅,试图说服他改变主意。
刘墉来到和珅府,和珅早已料到他会来,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将刘墉迎进府中。
“刘大人,今日朝堂之上多有得罪,还望您海涵。”
和珅假惺惺地说道。
“和大人,今日朝堂之争并非私人恩怨,而是关乎国家大事。
我此次前来,是希望和大人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再阻拦对福康安将军的支持。”
刘墉开门见山地说道。
“刘大人,我又何尝不想为国家着想。
只是福康安此次远征,实在是风险太大。
万一失败,我们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和珅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和大人,福康安将军智勇双全,此次出征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
他现在遇到困难,我们更应该全力支持他,而不是拖他的后腿。
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支持,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刘墉耐心地劝说着。
“刘大人,您说得固然有理,但战争的胜负谁又能说得准呢?万一福康安失败了,您能承担这个责任吗?”
和珅话锋一转,试图将责任推到刘墉身上。
“如果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畏缩不前,那我们还算什么朝廷大臣?只要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我刘墉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刘墉斩钉截铁地说道。
和珅见刘墉态度坚决,知道无法说服他,便不再多说什么。
两人不欢而散。
回到家中,刘墉依旧愁眉不展。
他深知想要说服乾隆帝,仅凭自己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找到更多的支持。
于是,他开始四处联络朝中支持他的大臣,共同商讨对策。
与此同时,前线的战事愈发激烈。
福康安率领清军在艰难的环境中与廓尔喀军队浴血奋战,虽然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但始终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
士兵们的伤亡不断增加,补给也越来越困难,福康安的压力越来越大。
然而,福康安并没有放弃。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明白一旦退缩,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鼓励士兵们振作精神,继续战斗,同时不断调整战术,寻找敌人的弱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