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几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朱棣下令营建北京皇宫。
第二件事情,就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来,带回来很多好东西,也在外邦树立起大明的国威。
郑和回来没多久,就开始第二次下西洋。
第三件事情,就是在无影的协助下,锦衣卫终于把白莲教彻底铲除了。
第四件事情,就是郑和开始第三次下西洋。
第五件事情,就是修好了《永乐大典》。
永乐五年,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不过全书在永乐六年才抄写完毕。
「来自度娘」
《永乐大典》是人工抄写完成的,并没有进行拓印,所以非常珍贵。
《永乐大典》抄写完成后,就放在文渊阁,没有流传到民间,也就是说和文人学子们是无法翻阅的。
朱瞻基在那本金手指书上看到《永乐大典》在后世遗失,觉得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为了能让《永乐大典》遗传到后世,也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永乐大典》,朱瞻基提出刊印《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原书就有一万多册,想要全部刊印出来,是一件非常繁复的工程,当然花费的财力也非常巨大。
朱瞻基提出刊印的时候,大臣们是反对的,但是朱瞻基坚持刊印。
朱瞻基觉得他皇爷爷修出这么伟大的一部书,如果只是搁置在文渊阁做摆饰,那就太可惜了。
在他看来,修书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看到,而不是为了摆在那里好看。
虽然刊印的工程和工费都非常庞大,但是可以一点点的刊印,没必要一下子全部刊印出来。
朱棣觉得朱瞻基说的在理,就下旨刊印。
因为工程和工费巨大,每年只刊印一部分。
刊印出来的一部分,大臣们可以借阅。
如果大臣们想要自己拓印也是可以的,但是大臣们不能私自售卖拓印版的《永乐大典》。
如果被发现有人私自售卖《永乐大典》,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永乐大典》的刊印版,朱瞻基还提议借给太学,让太学的学子们能翻阅到《永乐大典》。
当然,太学也可以自己拓印《永乐大典》,但是不能卖给学子,只能借阅给学子。
学子们可以在太学里借阅《永乐大典》。
如果学子们想要自己抄写或者拓印《永乐大典》也是可以的,但是同样不能私自售卖。
朱瞻基这么做,是为了让全天下的学子们或者们都能看到《永乐大典》。
对于他这一措施,全天下的文人学子们非常感激他。
?
要知道在古代,书可是非常珍贵的。
那些世家藏了很多好书,但是绝不会轻易外借,只允许本族的人借阅,这就让很多文人学子们看不到好书。
在朱瞻基里珍藏着,而是让全天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