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沈渊微微皱眉,目光深邃,仿佛透过这龙纹看到了更为深远的地方。
“您看过1989年11月的《经济学人》吗?”
他沉稳地将一份影印件推向老人,声音不疾不徐,“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分析师预测,苏联的石油出口收入将在1991年跌破财政临界点。
苏联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出口,一旦收入锐减,国内的经济体系必将遭受重创。”
他稍作停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这意味着他们的财政将无力支撑庞大的军事开支、社会福利体系,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都会陷入困境。”
“窑变出的冰裂纹图案,像不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防护罩?这世间万物,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像这冰裂纹与核电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能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下,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
沈渊端起茶杯,透过琥珀色的茶汤,看到桌案上《求是》杂志标题:“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
“莫斯科特科那边发来的三份绝密文件。”
老人展开电报,神情严肃。
“第一份标注‘文化合作’,第二份是克格勃关于‘广寒宫计划’的绝密档案,第三份……是‘人才引进’计划。”
老人稍微停顿后才道:
“如果你的预判是正确的,我想你通过‘文化合作’布局‘人才引进’。”
沈渊微微点头,目光落在那份电报上,神色愈发凝重。
“‘文化合作’作为幌子,能够吸引苏联各领域人才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在文化艺术、科研技术方面受到国内局势影响,渴望寻求新机遇的人。
通过精心策划的文化交流项目,我们可以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他们看到不同的发展前景。”
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已然开始勾勒起具体的计划框架。
“至于‘广寒宫计划’,”
沈渊抬起头,看向老人,“虽然目前还不清楚其中的详细内容,但从克格勃将其列为绝密档案来看,必定关乎重大。
这也许与苏联在某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有关。
我们可以尝试从已经掌握的信息入手,逆向推导这个计划的大致方向,以便在布局‘人才引进’时,有针对性地吸引相关领域的人才。”
老人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说道:“可人才引进并非易事,苏联对人才的管控必定十分严格,而且他们的爱国情怀也会让许多人对离开故土有所顾虑。”
沈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这正是我们需要巧妙利用‘文化合作’的地方。
我们可以打造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合作项目,强调合作对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以及科研突破的积极意义。
同时,为那些有意向的人才描绘出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明白,来到我们这里,不仅能够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还能在一个更稳定、更具活力的环境中实现更大的价值。
另外,对于一些关键人才,我们可以制定特殊的方案,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呢?”
老人追问道。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且隐蔽的信息传递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