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阿福看着地瓜,问:“爷爷,那怎么知道地瓜熟没熟呢?”
李爷爷耐心地解释道:“你看这地瓜秧,叶子开始发黄,就说明地瓜差不多成熟了。
而且啊,霜降前刨地瓜,地瓜的淀粉含量高,口感更好,也更容易保存。”
霜降那天,天还没亮,阿福和李爷爷就带着锄头来到地瓜地。
李爷爷挥舞着锄头,熟练地刨着地瓜,阿福则在后面把地瓜一个个捡起,放进推车里。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满是汗水却洋溢着笑容的脸庞。
刨完地瓜,阿福和李爷爷把地瓜推回村里。
村里的人们聚在一起,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大家把一部分地瓜储存起来,留着冬天吃;另一部分则用来制作地瓜干。
阿福看着一串串晾晒在屋檐下的地瓜干,心中感慨着节气农谚的神奇,它就像一位无声的导师,引领着村民们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农事,收获一年的希望。
随着阿福渐渐长大,他从李爷爷那里学到了更多关于节气和农事的知识。
有一年,村里来了个年轻人,叫阿强。
阿强从城里来,想在村里承包土地种经济作物。
他觉得那些老掉牙的节气农谚没什么科学依据,不打算按照“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的传统来。
阿福得知后,找到阿强,耐心地劝说道:“阿强哥,咱们村里这些节气农谚可都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智慧,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
就说山楂和地瓜吧,按照农谚的时间收,收获的果实品质好,也能避免损失。”
但阿强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在城里学了不少农业知识,比这些老观念强多了。
阿强提前收了山楂,可山楂口感酸涩,卖不上好价钱。
到了霜降,他又没及时刨地瓜,一场霜过后,地里的地瓜大部分都冻坏了。
阿强看着受损的庄稼,懊悔不已。
阿福见状,主动去帮阿强,教他按照传统的节气农谚来安排农事。
在阿福的帮助下,阿强第二年的山楂和地瓜都获得了丰收。
从那以后,阿强对村里的节气农谚深信不疑,还经常和阿福一起向村里的年轻人宣传这些知识。
在桃源村,“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这句农谚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不仅保障了村民们的收成,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纽带。
阿福也成为了村里农事传承的重要人物,他将带着这份对传统的坚守,继续守护着桃源村的丰收与希望,让古老的农谚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