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老子的智慧哲思之中,他巧妙地以水性来比拟那些拥有高尚品德之人的人格魅力。
在他眼中,这些人的品格恰似那灵动的水流一般,具备着诸多令人钦佩的特质。
其一便是柔,水的柔性使得它能够顺应环境、灵活变化,不为外物所折;其二则是甘愿停留在卑下之处,不刻意追求高位显耀,谦逊自守;其三乃是滋润世间万物却从不与之相争,默默奉献而不求回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为完美的人格理应拥有这样的心境和举止。
此类人不仅积极投身于有益于大众之事,且毫无争斗之心,更可贵的是,他们心甘情愿前往众人避之不及的卑微之地,勇于承担他人望而生畏的艰难任务。
他们能够承受屈辱,肩负重任,不辞辛劳,毫无怨言,竭尽全力发挥自身所能,将力量无私地奉献出来,助力他人。
然而,即便付出如此之多,他们也绝不会与旁人争夺功劳、名誉或者利益。
此即为老子那广为传颂的“善利万物而不争”
的卓越思想。
这一理念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世人为塑造高尚的人格而不懈努力。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在他看来,那些拥有至上善行的人,应当如同水一般。
水默默地滋润着世间万物,给予它们养分和生机,但从不与其他事物争夺高低优劣,此乃最为谦逊的高尚品德。
江海之所以可以成为所有河流最终汇聚的地方,其原因在于它擅长处于较低的位置,如此一来,便能成为众多山谷水流的王者。
要论及世上最为柔软之物,恐怕非水莫属了。
但令人惊叹的是,它竟然能够穿透极其坚固的物体,比如那众所周知的滴水穿石现象,这便是所谓的“柔德”
之体现。
正因如此,我们常言弱能够战胜强,柔亦可以克制刚。
“上善若水”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指水具备孕育世间万物生命的美好德行。
它有能力让万物从中获取益处,却不会与万物计较得失利害关系,故而天底下最大的良善品性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水的。
恰如古代之人所言:“当江水送行客的船桨,从山岳流出润泽民众的田地。”
但凡有利于物品、有益于他人的事情,水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做。
水所具有的这种特质,可以称之为“上善”
。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
的教导,“无为”
的好处。
公元前516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强大的周朝在历史的洪流中轰然崩塌,天下陷入一片混乱。
而就在这动荡不安之际,老子——这位德高望重的智者,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一路奔向楚国。
以如今的视角来看,当时已经五十五岁的老子突然间失去了他所从事的工作,无奈之下只能黯然返回故乡。
恰在此刻,正值壮年且比老子年轻二十岁的孔子,怀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望以及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千里迢迢前来拜访老子,并虚心地向其请教各种学问。
于是,那段被后世传颂千古的佳话——“孔子问礼”
便应运而生。
孔子初见老子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