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在《今古奇观》中,聪明的苏小妹的故事给何家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小妹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哥哥——苏轼,开玩笑的诗句深深地留在了何家杏的记忆中:哥哥讥讽妹妹的额头高,张口就说:未出庭堂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妹妹当即戏说哥哥的脸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兄妹两人把诗歌的夸张演绎到了极致,使人过目难忘。
何家杏把这个故事当做笑话,说给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开玩笑似的说:“你也能够成为何小妹呀”
。
这句玩笑话,何家杏却记在了心中,暗暗下决心,要努力成为心中的那个“苏小妹”
。
后来在课本中不仅学到了苏轼的诗、文,还了解到了“三苏”
的文学成就,却偏偏没有找到苏小妹的“下落”
,何家杏想这大概是古时候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吧,或许苏小妹是被文人杜撰的一个形象吧。
无论如何苏小妹始终是何家杏心中所崇拜的一个偶像。
心中有了追求和目标,就会增加努力的动力;有了生活的源泉,写文章就会有了许多可选择的内容来描绘;养成爱读书和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就有无穷的词汇可借鉴;有了体验生活酸甜苦辣的经历,文章中就能显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认识。
何家杏明白要学会写文章,先得学会做人。
文章是人生大树上的枝叶,根才是做人之本,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大写的“人”
字,必须要有三个点的支撑才能立足于世。
顶点是高尚的道德,左撇的落点是健康的身体,右捺的终点是深邃的智慧。
高尚的道德、健康的身心和超人的智慧,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点,都不会是完美的人生。
身体不健全的人会令人同情,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身残志不残的人,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智力残疾的人让人同情,应该得到我们的关爱;缺德的人却令人痛恨和厌恶,应该受到道德法庭的审判和得到法律的制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圣先贤很早就把人分为四类。
即,有德有才为圣人,德高才疏为君子,德才平平为庸人,有才无德是小人。
因此,追求德才兼备成就完美的人生,首先需要以高尚的道德为起点。
其次要注重不断培养自己的才干。
高尚的道德和出众的才华,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逐步积攒起来的。
文如其人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写文章,先得学会做人。
文章是在叙事的过程中抒情,在绘景的情境中感慨,在记人的感受中明理,在议论的话题中升华的。
自古就有“诗言志”
的说法,不管是什么内容、什么体裁的文章,必然会有一种思想认识体现其中。
因此,文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思想认识程度的深浅。
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人的发展状况。
人的思想认识有多高,人的发展潜力就会有多大。
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勤奋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
在生活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最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
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