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也不怪他们这么夸,因为青少年偶像这东西,此前从未出现过……不对,是此前从未有过方星河这种。
港台巨星的浮粉数量更夸张,年轻粉丝里的狂粉同样不在少数,可是相比起方粉,既零散,又简单,不足以催生某种现象。
上一代的内地巨星是摇滚老炮,以崔健为首的那一大批,狂热粉丝的数量一度爆表。
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很边缘,其实并没有渗透进校园里,和韩流偶像那种第一时间冲击校园的影响力不是一回事。
而方星河是和韩流同时崛起的国内唯一一个偶像。
甚至,他还是第一个踩着互联网风口崛起的偶像。
在此时不算繁盛的网络上,方星河几乎是断层的火——方粉莫名其妙的占据了网民的很高比例,上网人群多半都了解他的事迹。
这样的影响力,一旦失控,造成的危害恐怕会极大。
体制内的一部分人预见到了这种情况,有人皱眉,有人欣慰,不一而同。
所以一面封书,一面为他洗白。
乍一看好像精神分裂,本质上却是此时的环境过于宽松,不允许干那种因言获罪的事——含肩言论都没有处罚,怎么可能处罚一个孩子?
不能封口,那就只能引导。
于是,一部分官媒就有意识地将方星河树立为正能量偶像,希望用这种方式把他架上去,让他向积极方面发挥影响。
此前,从未有人享受过这种待遇。
此后,新生代偶像们大约也很难再享受这种待遇,因为前面杵着一个变态,官媒点名的时候不做对比才怪。
总之,你方哥意外走出一条绝路,成为一边挨抽一边被哄的独一份。
结果小钢炮就难受了。
两份新闻往书报亭一摆,他搁那儿骂骂咧咧,人日社会版夸了又夸,读者信谁的?
其实也不存在信不信,顶多就是脸被扇的有点疼而已。
但这结果对于方星河而言,那是相当不满意。
我的对手,让我自己骂,OK?
方哥刚准备给小钢炮写新的小作文,结果人日一开腔,搞得没法再反击了——人家夸得那么热烈,你顶着赞誉开喷,多打脸啊?
该打的人没必要客气,该团结的人也没必要硬拆台。
所以,他把提起的笔往稿纸上一落,不写小作文了,记名单。
“1999年12月12日,京圈某某某在报纸上骂我,原话是……特此记录,以作自省。
人家讲的有一定道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上。”
以后若有人能够看到方哥的日记和文稿,想必也会对他的宏阔胸襟而感到由衷敬仰吧?
记到最后,方星河在小钢炮的名字上画了颗星星,最后又在“京圈”
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圈,收工。
自这天之后,时间陡然加快了。
方星河没有再做回应,任由那篇“世纪末最后一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