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陇右的熟田,已经多达七百二十余万,而军民数量则是达到了六十七万。
按照如今的增长度,每年逃入陇右的人口在五六万左右,最多七年,陇右人口就能突破百万。
如果算上河西的人口,那河陇地区人口,勉强恢复到了新莽时期。
那是河陇的高光时刻,往后就不行了。
以如今的河陇环境,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和人口来开荒,其土地资源,完全能养活上千万人口。
单说刘继隆掌握的十四州土地,就能养活六七百万百姓。
不过饭得一口一口吃,人口也得一点一点的迁入。
晚唐人口才五六千万,他要是想迁入六七百万人口,那得把剑南道和山南西道、关内道掏空才有可能。
更别提如今四方动乱,遭灾者无数,所谓五六千万的预估人口,恐怕都不一定能凑足。
陇右的底子本就比河北、河南、河东、淮南等道要弱。
自己若是想要东出,必须把底子打牢。
百万人口,千万亩耕地,勉强能让陇右有东出的底子。
想到这里,刘继隆翻看了都护府的钱粮度支。
凭借丝路和陇右自己的特产商品,每年敛财一百二三十万贯不成问题。
兵工官吏等军饷、俸禄支出在八十二万贯左右,田税在二百八十万石。
不过二百八十万石田税需要细分为成粮和麸糠,比例差不多是七三。
一石粟米出七斗米,三斗麸,米可以给人吃,麸则是给牲畜吃。
如今世道动乱,迁入陇右的人口很多,粮食还是存起来比较好。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道:“即日起,军饷俸禄尽数折为钱放。”
“秋冬衣仍旧赐予,粮饷及油盐酱醋及布匹都不再放,折为军饷十二贯。”
高进达与崔恕闻言有片刻错愕,但反应过来后,便连忙作揖应下。
十二贯军饷,若是放在大唐,这足以让牙兵鼓噪,但这是陇右。
陇右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各类行当,基本都被衙门把控,物价十分稳定。
神策军三十贯军饷,只能买二十石米。
可陇右军十二贯军饷,却能买二十六石米,这就是物价稳定带来的差距。
“节帅,那工匠和官吏应该怎么算?”
高进达作揖询问,刘继隆听后则是说道:“按照粮价平折。”
“这政策只是暂时的,境外的情况如何,你们也都清楚。”
“粮食最好还是收入官仓之中,而且带着钱搬家,也总比搬着粮食搬家要方便多了。”
“若非担心粮食不够,我都想把粮食往外卖了。”
他这话引得高进达与崔恕露出笑容,但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四周粮价八九百乃至一千多的时候,陇右的粮价却稳定在四百五十到五百之间,若是往外贩卖粮食,倒也不是不可行。
不过刘继隆很清楚,往后的大唐会越来越乱,粮食价格会越来越高,最后把人逼得人相食。
唐末及五代十国之所以有人相食的乱象,主要还是生产遭到破坏,没有那么多粮食。
为了活下来,军头只能征战,征战就会破坏生产,生产被破坏,粮食就更加不足,不足之下就只能人相食。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若非郭威、柴荣、赵匡胤及赵光义四人相继接力,这种乱象也真不一定能改变。
当然,李存勖要是能一直励精图治,局面也有可能提前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