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先秦的“粉糍”
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
{龙坛书网}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
中的“水晶龙凤糕”
和如今的甑糕一脉相承。
唐宋以后,糕类食品越来越多,既有麦面的,又有米面的,有豆类的,也有蔬果的。
即使糯米糕,也从形状,味道等方面分了数十种之多。
各种糕都有自己的名称。
有的以用料为名,有的以形状为名,甑糕则以独特炊具为名。
由于红枣和糯米营养丰富,滋补强身,因而甑糕受到各阶层消费者的好评。
当年冯玉祥将军把“西安甑糕”
誉为“平民阶层的燕菜”
。
西安、关中地区开会,早点多食甑糕。
村民赶集赴会,都要吃一盘甑糕打点;返回时还买上一两盘,以虎皮叶包装,带回家里让家人同享口福。
……
吃甑糕易上瘾。
有一作家,黎明七点跑步,八点赴甑糕摊吃三碗,返回关门写作至下午四点方停歇,数年一贯,写书十年,体壮发黑眼不近视。
甑糕,实在无愧为西安的特色吃。
单看蒸甑糕的深口大锅,便已十足的“生愣”
:口阔二尺六,锅深二尺八,铸铁而成,陕西老话称此种锅为“甑”
,甑糕即因此而得名。
卖甑糕的贩也甚是“生愣”
,蒸好甑糕的铁甑,外面被煤烟熏得乌黑,就直接搬出来往食摊上一架,颇像一只硕大的黑鼓。
这种铁甑,其实不仅秦地独有,二十年前全国各地几乎都能看到。
在古代,蒸食炊具就有陶甑,商周时代有铜甑。
宋代大诗人陆游的《秋花歌》中有“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的诗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