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或许阿比盖尔和安塔雷斯会愿意找他喝茶,或许罗莎琳会偶尔招呼他去巴黎旅游。
当然了,说不准寇里和伊丽莎白在战后的圣诞节也会给他寄卡片。
*
在维戈遥望着故乡,思考起未来的时候。
菲奥娜则是对那春雷出了神,有时候雷电击中树木,引发了火灾,随后开始燃烧。
而这些年来,她的梦里又总有另一束火焰在燃烧——
1933年,在绝大多数德国大学城里,激情昂扬的学生激进分子们举行焚书仪式,烧毁那些体现非德意志精神的文学书籍,小册子,函件和记录。
岁月没有杀死主张民主自由的人类文化,但是德意志的子孙后代亲手把他们烧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焚烧书本的地方,总有一天也会焚烧生命。
上大学的时候,她遇到了苏菲·朔尔,她有着开阔又坚毅的额头,挺拔的鼻梁和线条分明的嘴唇。
智慧女神把她的吻印在了苏菲的眼眸里。
平心而论,学院来讲,菲奥娜和苏菲属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日常生活中,二人都没多少交集。
而在1943年2月18日,菲奥娜在校园看见了从天而落,如同片片雪花落下的传单时,她下意识伸手接下一份。
传单上写这样一行字:“如果暴动的浪潮席卷整个国家,就像空气一样,如果大家都来参与,那么制度就会在猛烈的浪潮中动摇。”
四天后,在慕尼黑大学发放传单的苏菲被宣判死刑。
一同被押上断头台的,还有她的哥哥和另一位叫做克里斯托弗的同学。
罪名是背叛德意志帝国。
菲奥娜不清楚自己私自离开国家算不算叛国,但是当她在原野上行走,独自一人投奔到意大利的游击队时,她就下定决心要把过去的一切抛弃在脑后了。
但是当她在战斗时听到那熟悉的德国嗓音时,那亲切的慕尼黑老乡嗓音时,心口为什么又会那般疼痛呢?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的嗓音啊,让她忍不住想起家里的爸爸妈妈和弟弟。
1944年的春天让局势一切都明朗起来,东线苏军就如春潮般气势汹涌,而游击队的人们都在商量着如何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
游击队员们在沙盘上煞有其事地指挥着,讨论着盟军会在哪里登陆,但是最后的箭头均直指纳粹德国。
菲奥娜从不参与这样的活动,她将自己关进物理和天文中,假装自己是在海中捕捞星星的船员。
原先,她是以自己精明能干为荣的,但是渐渐的,当战况明朗后她反而沉寂起来。
德意志战车此刻像一辆即将抛锚的坦克,所有人推着他往另一边深渊倒去,而她恰恰就站在那些人身边。
她不由自主地想象着德意志坦克在战后的车辙,他们将会被人指着脊梁骨辱骂多年,尽管这是她应得的。
菲奥娜恍惚觉得,自己好像就是那个走在刀锋边缘跳舞的人,向下看去,就是黑黢黢的、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睛。
那是她在战场上用枪打死一个德国上尉时看见的,对方的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看向天空。
她忍不住打了个激灵,那眼神空洞洞的,倒更像是个枪口。
等到她反应过来,手里的枪就被人一把夺走了。
维戈拿着她的枪,看着这位大学生满眼的震惊和责怪,大概还有怜悯和同情。
*
维戈担心菲奥娜哪天不注意把自己给交代在意大利了,最起码在他印象里,一个人最起码该死在自己真正热爱的土地上,以后也要长眠于此。
“德国人不只有希特勒,还有黑格尔、巴赫、叔本华、歌德、席勒,你是从慕尼黑来的大学生,总该比我这个曾经在柏林暂居过的巫师知道的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