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以经典的单级压缩的锥导乘波体为例,在迎角o°、度ma=12的设计点上,流量系数高达4.o83,无黏最大升阻比大于3.75,完全越了我们对滑翔式高音导弹的性能需求。”
“但如果把迎角调整至-5°、度降低到ma=9,尽管变化幅度不大,但上面两项参数仍然骤降至1.97o和1.85,会严重影响到飞行轨迹和有效滑翔距离,当然反过来也一样,设计点在-5°和ma=9下的乘波体,也难以适应o°、度ma=12的飞行条件……”
他说这段内容时的语气颇为沉痛,一副就像是项目已经搞不下去了的样子,让与会的几名军代表不由得面面相觑。
确认自己的理解并没有错之后,其中一人才有些迟疑地开口道:
“可是常院士,这本来就是选择乘波体之前我们就知道的情况……”
“而且吸气式高的飞行度和姿态全程都保持相对稳定,只有末端会转入俯冲,这个时候也不需要什么升力了……滑翔式虽然总体上是在减,但等减到9马赫的时候也一样是在末端,都不会影响到实际战术效能……吧?”
说到最后,都明显能听出有点不自信了。
但确实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有什么问题,更想不明白常浩南对这个结果不满在哪。
“当然,当然……”
常浩南双手抬起,然后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先冷静:
“如果只是要满足作为高音武器的基本需求,那目前的研究阶段确实已经足够,但即便是吸气式高,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射程来自升力滑行,而不能灵活调整飞行度和飞行姿态,也就意味着无法大幅度调整预定射程,对于武器的战术灵活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虽然正如韩陈峰之前所猜测的那样,常浩南的未来目标是让飞机也实现高音飞行,一小时内跨越太平洋或大西洋,但这个想法确实有点过于长远,再加上目前这项研究毕竟还是以武器的名义进行,所以他还是选择在现有框架内获取更进一步的支持。
不过,他刚才说的问题也绝非空穴来风。
“尽管在理论上可以通过研制一系列不同型号的武器来应付不同关键目标所处的射程范围,但第二炮兵部队无论是经费数量还是编制规模都有限,如果分散装备太多类似但不同的型号,反而会导致针对特定目标的火力密度不足……”
果然,常浩南的准备相当充分。
当他说到“火力密度不足”
的时候,下面的几名军代表纷纷露出了略显不安的神情。
尽管近几年来华夏的装备展水平突飞猛进,但对于火力不足的担忧,还是早已刻入了这支军队的灵魂……
也就在这个时候,常浩南恰到好处地给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我顺便验证了一个新的猜想……”
他再次把ppT翻到下一页。
上面是一张乍看之下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的设计示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