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所以,就从不同特征马赫数对应的气体加热量和进气道溢流阻力开始,如果真是这部分出的问题,应该很快就能现异常……”
姜宗霖闻言站起身:
“那我马上就去准备!”
……
应该说,常浩南的运气相当不错。
尽管已经初步分析出了最有可能的事故诱因,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永远是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件事情。
原本,他只准备亲自看看前面几天测试的全过程,算是对大洋彼岸美国同行的设计水平有个初步认识,然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滑翔型乘波体的细节设计上。
结果仅仅是第一天的几次启动,就吹出了一组令人侧目的数据……
“你们确定……进入燃烧室的气流能过音?”
常浩南看着眼前的工作循环曲线图,将信将疑地向身旁两个人问道。
这个问题实在过于基础,以至于风洞控制室内的空气都因此而沉寂了一瞬间。
“当然……”
姜宗霖点点头:
“单一个进气道压缩面没办法做完整的风洞测试,所以我们接上了一个标准的吻切锥前体和一个标准的等面积-扩张型串联燃烧室,从理论上可以满足燃冲压动机启动的最低条件一直模拟到略高于解体生时的5.5马赫……”
他一边描述,一边从电脑上调出了整理好的风洞运行日志:
“可以看出在解体临界点对应的度附近,热力壅塞消失,隔离段内激波串强度减小,燃烧区前激波串向燃烧室入口移动,燃烧室内的气流肯定已经达到音了。”
确实,从运行记录上似乎看不出什么问题。
“但这些现象只能说明激波串出口处达到了音,由于边界层未能完全附着的影响,燃烧室内的情况则不一定……”
“……”
常浩南自言自语地分析起来,脸上的表情先是变得疑惑,接着很快又转为明悟,指着报告上的工作循环说道:
“你们看,在临界点上,燃烧室内的工作循环是o-3-4*-9*,经过进气道压缩的气流先在等面积段内加热到壅塞,然后在扩张管道内维持ma=1的加热,直至燃料热量完全释放,壅塞消失,确实符合音模态的特征。”
“但越过临界点来到5.5马赫之后,燃烧室内的工作循环反而变成了o-3-3-9-9*,而且从3到9这个过程还是一个极限情况,实际扩压程度不可能达到理想值,也就是在等面积段内加热到壅塞时,燃料热量还没来得及完全释放……”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实际早在他说到前半句结尾的时候,另外二人就也已经现不对劲的地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