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孩子们听得入神,眼中满是崇拜。
另一边,陈靖澜和李大爷踏上了交流之旅。
在交流会上,陈靖澜详细地介绍了黄麻地区的重建经验:“我们先是组织百姓修复房屋,保障大家有地方住。
然后集中力量开垦荒地,划分责任田,让每个人都有活儿干、有饭吃。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小型工厂,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品,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台下一位代表提问:“那在动员百姓方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那边有些百姓积极性不高。”
李大爷抢着回答:“这我知道!
咱常司令带头干,大伙都看在眼里。
而且,咱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只要看到希望,谁不愿意出力?就说我吧,我虽然年纪大了,可我就想着能为赶走小鬼子出份力,现在重建家园,我也一样上心!”
李大爷朴实的话语赢得了阵阵掌声。
交流结束后,陈靖澜和李大爷带回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物资。
其中,一种新型的灌溉工具让老张兴奋不已。
“常司令,你看这个!”
老张拿着图纸,激动地说,“这是其他地区用的水车改良版,能大大提高灌溉效率,咱们赶紧试试。”
常昊仔细研究着图纸:“好,马上安排人制作。
要是效果好,就在整个地区推广。”
然而,推广新工具的过程并不顺利。
一些村民对新事物持怀疑态度,担心用不好反而耽误农活。
常昊和老张一家一家地走访,耐心解释。
“王大叔,您看这水车,操作简单,还能节省人力。
以后浇地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常昊指着图纸,详细讲解。
王大叔挠挠头:“常司令,我不是不信你,就是怕这新玩意儿不靠谱。”
老张拍着胸脯保证:“王大叔,我们先在村里试验,要是不行,我们负责。”
在常昊和老张的努力下,终于有几户村民愿意尝试。
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新水车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节省了大量人力。
看到效果后,其他村民纷纷要求安装。
随着农业生产逐渐步入正轨,常昊又把目光投向了工业发展。
他组织了一批青年去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准备在黄麻地区建立更完善的工业体系。
“小李,你们这一去责任重大。”
常昊对即将出发的青年们说,“一定要认真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带回来,让咱们的家乡也能造出好东西。”
小李坚定地点点头:“常司令,您放心!
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在青年们外出学习期间,常昊带领大家开始筹备工厂建设。
然而,资金短缺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咱们不能因为钱就停下脚步。”
常昊在干部会议上说,“大家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发动百姓集资,或者和其他地区合作。”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向百姓说明情况,发动自愿集资。
同时,派人与周边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洽谈合作。
集资的消息一传出,百姓们纷纷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