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99章人各有志
刘伯温落座,倒也直接,“你现在和浙东的人,看似关系都不太和睦了。”
马寻倒是坦白的说道,“丈人,我自从去年入京以来,本就是和浙东人没有走动。
也就是娶了姝宁,和您老人家才有往来。”
想要将马寻定义为和浙东人关系亲近,他肯定是不认的。
就算有浙东人说他早年在浙江出生,或者是流浪到了福建等等,这是事实不假,但是绝对不代表他就是浙东人。
刘伯温也不反驳,马寻这么说确实有道理,从平时走动的人家之中也可以看的出来。
马寻看似是和淮西人家走的近,可是本质上也就是跟那几个被皇帝信任的淮西人家往来。
刘伯温开口问道,“听宋师的意思,恩亲侯与你最是不喜为陛下寻根?”
“丈人,这话就不对了。”
马寻无比严肃的说道,“不管是陛下家,还是我家,祖上都清晰着,用不着其他人帮我们寻根溯源。”
刘琏忍不住说道,“国舅,朱夫子一代儒宗。”
“大舅哥,儒宗也和陛下家世没关系。”
马寻更加严肃的说道,“陛下家世出自儒宗,是对读书人好吧?”
刘琏噎了一下,下意识的说道,“这么做有什么不好?陛下现在广收天下士子之心,士子心慕儒宗,这也是应有之义。”
“那是孔圣、还是亚圣,或者是朱夫子?”
马寻反问起来,“认个朱夫子为祖宗,天下士子就不会心里惦记着蒙古人了?”
刘琏赶紧提醒说道,“国舅,这话可不能瞎说。”
马寻有些戏谑的说道,“怎么就是瞎说了,现在不少大儒、读书人跟着元帝在草原披左衽呢,在大明还有不少人想着他们的故主。”
刘琏一下子也不说话了,主要就是因为马寻说的现象确实存在,甚至比较普遍。
朝廷北伐的时候,不少读书人、大儒跟着元帝跑去了开平,然后又逃去了和林。
就算是现在平定了北方,也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朝着和林跑。
或者是虽然现在成了大明的人,但是心里认为自己是元人。
马寻直接说道,“朝廷是不可能包税的,秀才也好、举人也罢,有了功名之后朝廷确实会给与优待,稍微免税、免徭役,只是我看这事情要管。”
刘伯温立刻严肃说道,“国舅,你要是这么说了,不少士子怕是要心寒了。”
元朝的待遇多好啊,管理极为松散、粗放,直接划定某个区域交上一定数额的税收就好,管事的地主、士人怎么征百姓的税,朝廷才不管呢。
而且在元朝的时候,这些读书人也是免税的,待遇可以说给的相当高了。
而明朝延续了一些优待的政策,但是相对来说不如元朝。
这就让不少读书人心里不高兴了,换了一个朝代,新的统治者就应该给这些士子更好的待遇,要不然不是白改朝换代了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