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小说《战红旗》的走红,让作家林中阳成为了鼓山县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林家集公社更是被人们熟知和津津乐道。
他去供销社打酱油,穿蓝大褂掌称的师傅都会多给他加上半勺醋。
甚至他去赵家买狗肉,他的小学同学赵二狗都会多切一些狗下水送给他。
无论走到哪里,身后都是仰慕的眼睛,迎面都是善意的笑脸。
人们开始扒他的琐事、故事和野史,甚至有人爆料,在林中阳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是个神童。
还有人说,以前林中阳家的祖坟前有一块高大的回龙碑,穿靴戴帽很气派,碑身都是用金贵的朱砂石制成的。
他一下子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也成为家里的长辈教育儿孙的榜样,“你看人家后街的林中阳……”
林中阳倒是没感觉到成为名人有什么不便,反而觉得走到哪里都不需要自我介绍还少了不少麻烦。
他知道人们认识的不是林中阳这个人,而是作家林中阳这个符号。
有时候宣传的力量真的非常强大,强大到会让人慢慢地看不清楚自己原来的模样。
前世的他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和社会名流,早就习惯了镁光灯下的各种荣耀。
现在的这一点点名气和成绩,还不足以让林中阳骄傲和失去自我。
林中阳在武装部的工作就是个闲差,他更多的时间是被安排到宣传部给崔德俊帮忙干活。
不是有人说么,“手绢好做,抹布难当!”
越是多才多艺的人,在单位里越是做不出突出的成绩来。
除非你的每一样才艺都是出类拔萃,普通人无法超越,每一个“特长”
都是“最长”
。
基层有人推荐,上面有人提拔,其他人连嫉妒你的机会都没有。
别人望尘莫及,趿拉着鞋也追不上!
林中阳就近乎是这样的一骑绝尘。
前几天,李国良台长打来电话,说县广播电台打算正式聘请他为“鼓山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邀请他经常给广播电台投稿。
如果没有意外,过几天,他的记者证就会和第一个月的稿费一起发给他。
宣传部和人事科紧挨着门,闫晓丽有事没事的也总喜欢找林中阳说话拉呱:
“林作家,你的那辆破自行车是不是该换一辆了?这和你这名作家的身份不相符呀!”
闫晓丽倚在林中阳的办公桌上,没话找话说。
林中阳忙着手里的活,说:“我这破自行车可是古董级别的,据说是缴获资本家的战利品!”
林中阳抬头看了一眼闫晓丽,“怎么,想用你的新凤凰和我的古董换?我那车可是价值连城!”
“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