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1974,培育出了“南优二号”
,亩产量突破600公斤,是平常水稻的两倍。
可他还不满足,他不仅要人人吃饱饭,还要人人有余粮。
60余年间,水稻亩产从1958年的平均亩产400公斤到2020年的亩产1500公斤。
他还无偿把杂交水稻的技术与世界共享,让中国和世界上的亿万人民远离了饥饿。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
——袁隆平。
梦想已经实现了。
————
“呜呜呜,袁爷爷……”
“袁老只是回天上做神仙去了。”
“真不容易啊!
失败了那么多次,一直坚持不放弃,才有了今天富足的生活。”
“袁爷爷要是申请专利,绝对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所以说他是伟人,这境界,我们拍马也赶不上。”
“感谢袁爷爷让我们吃饱饭。”
】
看完介绍,安然眼眶都湿了,她没想到过程竟然这么艰辛,尤其是实验成功被毁那次,光是这么听着,她都感觉到无比绝望了!
古代众人也都看哭了,看到亩产那么多的水稻他们心里羡慕,但没想到过程这么艰辛。
“种个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话蕊还分雄雌啊?”
“应该是吧,跟人一样,男女一起才能生孩子,花也分雄雌才能开花结果。
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你要是能想到就不在这种地了!”
“没想到不能生孩子的雄性水稻这么好啊!
我们也去找找?”
“怎么找?你知道什么样的水稻是雄性不育的吗?而且14万株才找到一棵啊!
这要找到猴年马月去!”
“上过学的读书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