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中国的制糖业历史悠久,到了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详细的记载了蔗糖的生产方法。
并且中国的白糖在明朝时期开始大量出口,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
海南又是甘蔗产地,东汉时,海南农民已经掌握了甘蔗榨糖技术。
隋唐时期,耕地面积增加,甘蔗的栽培很普遍。
元代汪大渊著的《岛夷志略》一书就有“蔗浆为酒”
记载。
以后随着闽人移居海南不断增多,海南种植甘蔗面积也不断扩大。
明代末年,官家组织士兵屯田垦荒,广植甘蔗,到十七世纪初期,甘蔗已成为海南主要农作物之一。
听完孙天昊的介绍,张海犹豫的问道:“这个项目好是好,可咱们没钱啊,现在榆林湾要大炮不要黄油,更不用说白糖了。”
“这个问题我早想好了。”
孙天昊蛮有信心的说道,“找黄远生和高鹏举,实在不行,可以找吕兴他们,大家一起凑一凑,怎么也就够了。”
“找吕兴?”
魏阳朝着钟凯的房间努了努嘴,“那位能同意吗?”
“所以我得回一趟榆林湾。”
孙天昊说道,“咱们不能再这么内耗下去了,就4个人,还分2帮,有什么意思。
钟凯的任务是来买马的,这整个琼州府城的马加起来也组建不了一个骑兵连,真想买马得去辽东,去云南。
把他弄来,恐怕是另有所图啊。”
“另有所图?你说钟凯另有所图?”
魏阳没听明白孙天昊的话。
“小魏。”
孙天昊夹了一口菜在嘴里嚼着,含混不清的说道,“咱们在一起也混了一个多月了,有些事我也不瞒你,咱们穿越集团内部已经出现不同的想法了。
当然这很正常,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想法。
但有些人并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公开的表达出来,而是喜欢搞些小动作,这很让人反感。
话我只能说到这,你慢慢琢磨琢磨。”
张海岔开了话题:“你现在就去找黄远生合适吗,胭脂的事还没搞明白呢。”
“这个没关系。”
孙天昊答道,“咱们直接和他摊牌,把胭脂的事挑明了,问问他什么意思。
这事我想了一个月了,我觉得黄远生没什么别的意思,恐怕就是担心咱们有什么新的东西给了高鹏举或者别的人。
别忘了,咱们答应人家的镜子到现在也没兑现。
还有,咱们真想搞白糖的话,就必须垄断琼州的白糖生产,用价格和质量,就像精盐一样。
这就必须要通过黄远生来打通琼州知府吴廷云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