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150人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陵水县出发,队伍的后面是不少于300人的辎重队。
现在榆林湾内还没有马匹,军事委员会征用了所有的牛,并雇了300多人作为辎重队,栾旭的后勤组加班加点的赶制了一些木制牛车。
所有的军粮,帐篷,辎重全部放在了车上,士兵只随身携带自己的武器和3天的口粮。
从榆林湾到陵水县大约有150里地,按照战前推算,可能要走4天。
这并不是军队的速度太慢,而是后勤部队的牛车实在是走不快。
眼见太阳偏西,队伍一共行进了40多里地。
李福强少尉率领的第一排作为先头部队等了一下午才看见大部队慢慢腾腾的出现在视野里。
在现代军队中,5公里负重越野拉练最多20几分钟就完成了。
韩万涛把这个科目运用到了明朝军队的训练当中,虽然不可能达到20多分钟的要求,但经过近三个月的训练和天天充足的营养,这些士兵还是可以在40分钟内完成了。
李福强的第一排除了武器和口粮,水袋,别的什么也没带,属于轻装上阵。
仅仅用了不到半天就到达了预定地点。
当大部队到达时,第一排的士兵刚刚睡醒了下午觉。
“周围情况怎么样?”
韩万涛,蒋北铭和几个班排长聚在一起。
“报告长官,一切正常。
这是周围的地形图,我和3个班长商量了一下,建议将营地设在此处。”
李福强摊开一张纸,指了指图上的一个地方。
“你觉得呢?”
韩万涛向蒋北铭问道。
“别问我,你们自己决定。”
蒋北铭说道,“你是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我只是代表军委会,我不发表意见。
再说我是海军出身,你才是陆军。”
韩万涛盯着地图看了一会:“没问题,就按你们的方案扎营,另外,把机枪组放在前面这个地方。”
这是第一次实战宿营,韩万涛命令严格按照训练时的要求务必做到一丝不苟。
整个辎重队和全部士兵集体忙活起来,搭帐篷,挖壕沟,夯土墙,设拒马,一个时辰之后,营地搭建了起来,周围传来了阵阵饭菜的香气。
蒋北铭和韩万涛带着班排长们视察完毕,满意的回到了帐篷里。
榆林湾现在还没有帆布,2个委员会商量以后,决定先用棉布制造一些简易帐篷,这次剿匪也是要检验一下这种帐篷到底实不实用。
帐篷里只剩下了由穿越者担任的班排长,每个人端着饭碗在唏哩呼噜的吃着。
行军口粮费了军事委员会很多脑筋,琼州地处热带,长期在外作战,携带过多的新鲜肉类和蔬菜很容易腐烂变质。
科研组对此无能为力,倒是后勤组经过了几次试验,提供一些样品。
明朝末年,玉米,红薯等美洲作物已经传到了中国,只不过尚未推广,穿越集团通过黄远生和高鹏举从广州搞到了一点,梁城东正在试验种植。
上辈子家在山东的栾旭用大米粉加玉米粉做成了山东特产煎饼,按照栾旭的说法,这玩意应该是便于携带,易于保存。
穿越集团中的四川人制成了腊肉,并且用米粉和一些猪牛羊的下脚料加上盐熬制出了一种类似于后代午餐肉的东西保存在瓦罐里。
这次出征,韩万涛把后勤组研制的所有的食品都多少带了一点,以便验证一下到底哪个才是将来军队口粮的发展方向。
“都坐下,都坐下。”
蒋北铭一面招呼着大家坐下,一面从兜里拿出了个笔记本,“都说说吧,一天的行军什么感受。”
“要说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