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国丈家里那几个儿子本来就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给人这么一忽悠,再不肯听太医安排,由着自己重金请来的“神医”
会诊。
几个大夫想法都不一致,后族这边又不懂治病救人的事情,由着他们你一手我一手。
治了个把月,国丈连个清醒的时候都没有了。
太医院那边有人看不下去了,寻着机会劝了一句,说民间偏方有些能用,有些非但治不了病还能要人命。
又说给人治病最怕几个大夫一起,你开一样药,我开一样药,你信谁就让他做主,搞得这么乌烟瘴气每益处的。
就说中风,哪怕情况比较严重,要想保命,让他拖两三年也有办法。
这么瞎搞下去,两三个月都够呛。
治病救人不是开玩笑的事,遇上庸医小病成大病大病成绝症。
在这节骨眼蹚浑水来劝的,医德够好了,不过好心还是给人当成驴肝肺。
这么说吧,哪怕国丈这几个儿子意识到他们干了蠢事,还是没打消对太医院的防备心。
这事许多人看在眼里,卫成也知道,他知道以后就明白一度权倾朝野的国丈爷命不长了,运气好兴许还有一两年,继续这样甚至可能翻不过今年。
唏嘘也有,又一想这是好事,国丈病情严重,那一家子都把心思放他身上,根本顾不得其他。
卫成哪怕送回金环也还是存着警惕心,觉得那头没准会有动作,现在看是没了。
整个三月卫成防备过去的,结果一路太平。
四月份,皇帝看准时机,趁后族自顾不暇继续蚕食他们。
最近半年从国丈那头收回的权力让皇帝心理踏实了一点,也因为见识到皇帝的雷霆手段,零散有一些人投诚,这其中就包括掌管着宗人府的显亲王。
显亲王是皇叔辈儿的,先皇的兄弟。
他来投诚一是自己不年轻了,膝下几个儿子都没有成大器之相;二是看到当今的能耐,早年忍成孙子,现在却扳倒了权倾朝野的国丈爷,再者皇帝还年轻呢。
显亲王在宗室那边有人脉也有话语权,他一投诚,皇帝背负的压力骤然减轻许多。
前面一冬,卫成总感觉京城头顶的天灰蒙蒙的,就跟朝堂上不明朗的局势一样。
这半年时间,皇上收拢了许多权力,已经显露出君王威严。
原先没太把年轻皇帝看在眼里的大臣开始惧怕他,卫成的态度倒没变过,他从一开始就对皇上存着敬畏之心,又将对方视为伯乐,知道皇上不甘于现状,总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
皇帝越发倚重卫成,甚至觉得从五品侍读学士配不上他,又觉得翰林院文气过重,有心想给他换个方便施展拳脚的地方。
心里想提拔他,暂时又想不到好去处,眼下瞧着也没什么合适的缺,皇帝暂时忍耐下来,告诉自己他前不久才升过半阶,再看看好了,要是今年国丈挺不过去,他那几个儿子都得丁忧,到那时就有缺了。
要是给国丈知道他好女婿在想什么,没准会气到发病。
皇帝如今看他就跟看死的没两样,已经想到他走之后了。
后宫里面皇后娘娘才是干着急几边都顾不上。
她想去把兴庆笼络回来,可小孩子忘性大,天天在跟前杵着他同你亲近,离开一段时间自然就生分了,要想回到从前哪那么容易?
还不只是这个,这年是大选年,跟着秀女又要进宫,想到这事皇后也很烦心。
最要命的还是娘家那头,皇上没拦着不让她娘家人进宫,可娘家人来一回,皇后就能病一回。
她早先还气愤,现在更多的是焦虑和担心,很怕父亲倒了,父亲一倒宫中恐怕再没她立足之地,贵妃敏妃她们一定落井下石。
她又想起头年的风光。
兴庆出事之前她日子多美,多体面多痛快,就从那次意外之后,一切都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