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念下来基本全是废话,就是说了说他们走后村里的变化,有些什么喜事,讲娘家这头都挺好的让姜蜜在京城好好过,相夫教子尽好为人妻为人母的本分,又问候了卫父和吴氏,关心了卫成几句,最后提到她兄弟姜狗子读书读瘸了,这辈子可能连秀才都考不中,又让她别太悲观,大哥那头孙子辈的看着还行,以后没准能有指望。
最后最后让姜蜜看到信之后也给他回一封,说说京城那边的情况。
那信挺家常的,不煽情,姜蜜听完又哭又笑:“我爹肯定想不起要给我写信,该是大伯娘提的,我大伯娘心细。”
吴氏塞了手帕给她,让擦擦:“你爹闲话几句,你咋还听哭了呢?”
“我没想到,我以为我不写信回去他不会写信来。”
“哎哟你别说话了,把泪珠子擦擦。”
卫成抚她后背两下,问:“剩下那封还读吗?”
“那是给你媳妇儿的,你俩晚上回房念去。
时辰不早了,我去炒菜,都该吃饭了菜还没弄好。”
吴氏说着出了屋,卫成还守在姜蜜跟前,砚台也在她跟前,问娘阿娘你哭了?你哭什么?
姜蜜搂着儿子说:“你外祖父写信来,娘高兴。”
“高兴怎么哭了?”
“不止伤心会哭,高兴也会哭啊。”
“是吗?”
姜蜜点头,问儿子:“砚台记得你外祖父吗?”
砚台想了好一会儿,才问:“我见过?”
“当然见过。”
“哦,那就记不得了。”
第86章
姜蜜看出来了,自她娘家来信,婆婆原本还不错的情绪又低落下去,她当着卫成他们面没表露,在灶上干活的时候就叹气。
姜蜜提了一回,说想知道老家咋样了主动写封信去问问也使得,都三年了,也不知道大叔公身子骨还硬朗不?又有谁添丁?
吴氏摆摆手:“写什么,都不准写,我倒要看看他俩啥时候能想得起来。”
姜蜜听着话里有话,问:“娘有事儿没跟我说?”
看三媳妇一脸好奇,吴婆子说:“你嫁过来那年三郎满的二十,他二十一你怀砚台,他二十二当爹,砚台眼看就要满四岁,三郎他今年二十六,我算得可对?”
“没错,相公是二十六。”
“我十八生的老大,隔一年多点儿就生了老二,老三是二十二怀上,二十三生下来的,我今年四十九,老头子比我大一岁,他跟着就要满五十了。
你亲娘去得早,可能没人跟你说,咱老家乡下的规矩是男不三女不四男不做九女不做十。
意思是说男的三十不办,女的四十不办。
男的做寿做整寿,算实岁;女的做寿提早一年,算虚岁。
今年我跟你爹都该办五十酒,就不知道他俩能不能想得起来。”
乡下地方过生的少,甚至有姑娘家的生辰一辈子只用两回,一回是许人的时候,一回是人没了之后,平常压根没人去记。
男人家好些,但也没说年年都过,甚至很多年头都没想起来稀里糊涂就过去了,只整寿那年才会格外上心。
吴氏生在乡下,她在乡下四十多年,很多习惯做法改不了。
哪怕随三儿子搬到京城,过生这个习惯她原先没有,现在还是没有,可就算再没有……五十整寿不一样。
吴氏知道在京城没几个熟人开不起席,她也没想去整排场,甚至因为姜蜜怀着孩子不能过分操心她提都没提这事儿,就想着等快到日子了再说一声,自家张罗一桌,热闹一下就当过了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