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不过他也有些担心这贾家狗急跳墙,将这黛玉也拉下水去,毕竟要对付这么个孤女,有的是阴司法子,所以姜氏作为女子,所思所想定然更多,顾远见姜氏果然恼了,自觉失言,觉得今后还是换上一副重视此事的模样,免得夫人生气。
作者有话要说: 好风凭借力~所以,黛玉也不客气的充分利用身边可以使用的资源……
黛玉现在虽然不缺钱,但是在权势这一方面真的是很弱势,而且年纪又小,就算帝师那边想要回护她,但是因为黛玉本身的家世,很多人都是有恃无恐的。
第35章省亲
三十四、省亲
贾府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前宝玉调戏安乐王侍女一事,早已被渐渐淡忘,如今阖府正是鲜花鼎盛之时,自然是想着更上一层楼,难免好大喜功。
王夫人对自己最得意的女儿,是十分舍得的,虽然平日里她惜金,为了敛财放印子钱,包揽诉讼等事并没有少做。
可如今正是应该花钱的时候,这钱王氏自然是要用在元春这处刀刃上。
王氏并不怎么操心宝玉,毕竟看如今老太太的形容,日后那些体己自然是归宝玉的,王氏理家这么些年,虽然不过手贾母的私库,但是贾母的体己约莫几何,王氏还是心中有数的。
何况乎如今元春是什么身份,眼光也应放得长远些,细细打算之后,觉得家中建起个园子尚有余力,加之还有黛玉那事,如今用了府里的银钱,长的也是二房脸面,今后黛玉也是二房的人,王氏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今后这风向总是往二房一遍倒,心中快意极了。
王氏原是王家的女儿,配了贾政虽然看着比大房的贾赦好多了,但是长子袭爵,就算大房住在那马棚边上,邢夫人出身低微,并不理事,明明她的儿子女儿,个个比大房好,但是这一品将军府始终是挂在大房名下。
若是按品大妆,王氏始终矮了那小户之女邢氏一头,她焉能甘心?好在时来运转,如今她们二房终归是蒸蒸日上了。
这京中人家,但凡有女子在宫中有位份的,都忙开了。
不过就算要建省亲别院,却也不是能随意建的,就说这充容不能越过昭仪,昭仪不能越过四妃。
不过贾府却没这个烦恼,据说皇后娘娘因为凤体欠安,自是无法省亲的,是以剩下的便是四妃为首,倒是不怕越了谁去。
反而卯足心思,将这园子建得奢华还是其次,关键更是要精巧绝妙。
这贾府先时也是南边来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找到了个起园子的行家,圈了地起了稿,为了赶着年期,自是找了好些劳力,又占了一部分原先的园子。
各处采买安插器具,竟是赶在年前将这园子建好了。
好在贾府忙着建省亲别院,倒是想不起黛玉来,那宝玉养伤养了三两个月,就算念着黛玉,贾母王夫人等也没工夫搭理他多少。
只是宝玉向来是有了姐姐就念着妹妹,身边有许多姑娘要他怜惜,再加上还有个老子贾政,时常过来与贾母王夫人议事,他也不敢造次。
只是黛玉听说这贾府园子建好之时,还是倍感讶异,为了抢在前面省亲,这贾府为了赶这期限,怕是下了血本了。
和前世一样,这元春省亲,虽然不是同一年,却定在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黛玉作为贾府的外孙女,来人贾元春已不是当年凤仪宫的女官了,她始终得出席的。
“这大冷天的,竟是要我们姑娘去吹风候着!”
荷姨娘气鼓鼓的收拾着黛玉的包裹,虽然她对此事不满,但也不能妄议天家,说得太多。
“你就少说几句,仔细漏了东西。”
张姨娘在一旁道,这次好歹是个大场面,贾府自个小心还来不及,她倒是不担心贾家会对黛玉做些什么。
只是听荷姨娘私下和她说,贾府那位老太君和那宝玉的娘亲,还有那位琏二爷的媳妇都不是好相与的。
只可惜上次她没得机会和自家姑娘同去贾府,不然也要好好品度一番这府中之人,这次倒是个好机会。
黛玉带着诸人,在省亲前一住进了贾府,因为贾府诸位家长都忙着检查诸事是否齐备,是以就让小辈们各自歇下,倒也不多话。
次日元春如时而至,黛玉也是第一次逛这园子,倒是与前世大观园一般无二,自是灯火璀璨,琉璃世界。
就连唱戏的那班小戏子,也还是原先那波,龄官依旧得了赏,元春依旧命诸人做了诗。
只是宝钗依旧做了那一字之师,黛玉今次倒是无心为他人代笔,只自己又多做了一首《杏帘在望》。
昔年那“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多是黛玉想象之作,如今写来,黛玉倒是对自家的祭田庄子,想念得紧,只可惜不知何年她才能归乡。
元春与王氏不愧是母女,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虽然宝玉是她亲兄弟,倒也毫不吝啬的将黛玉夸了又夸,指《杏帘在望》为冠,还拉了黛玉坐到她旁边一同听戏,与她说若是下次再进宫可去找她说话,平日里若是王氏入宫相见,黛玉身上有品阶,也可同去。
黛玉心下冷笑,前世元春夸她可没有这么真情实感,待她也没那么亲昵,谁不知道省亲之后送的那一份礼是什么意思?若是前世的爹娘知道自己后边的遭遇,不知会作何感想。
不过往事已矣,如今元春待她倒是有着一番姊妹之情的意思,可这意思之后又是什么意思,也只有她心里明白了。
待到回宫之时,女眷们自是不舍,抱头痛哭,依依惜别,好在这人都忙着伤离别,倒也没人在意一旁有些漠然的黛玉。
这省亲一毕,贾府中忙着收拾残局,王夫人和凤姐不得空,可贾母闲了下来。
次日来了赏赐,果然却是黛玉同宝玉的一样,而宝钗却与三春同例,元春之心,昭然若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