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9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中间有来串门的乡邻,看到余家的番薯锼子,也向余海打听了,到镇上铁匠那打了几个刀片,让余海抽空给做成锼板。

谁家在外村没几个亲戚?很快,番薯锼子就在以东山村为中心,向外扩散开来。

以后每到番薯收获季节,都会有人叨念东山渔村余家的好儿来。

余小草没料到,自己为了方便家人的一个盗版小发明,让余家在附近村子声名远播。

她正一门心思地琢磨着,如何用番薯面粉做出可口的食物呢。

她结合前世的微薄经验,再加上自己瞎琢磨,本着粗粮细作的原则,捯饬出不少吃法呢。

比如说,光地瓜面条就有好几种做法。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把揉好的番薯面团,用大号擦铳(就是擦丝器,也是小草央求老爹在镇上铁匠那弄来的)擦在烧开的锅里,这样的面条比较粗,粗细跟小孩的手指差不多。

不过说句良心话,那黑乎乎的一大碗,不打卤,不加油盐,喝了也不顶时,吃的肚子鼓鼓的,一会儿就饿了。

最好吃的是打卤面。

用面箩筛出最细的番薯面,温开水和面揉成团,用最细的擦铳就着滚开的锅擦出面条落在开水里,锅灶下的柴火还噼噼啪啪的烧着,铳面的人要尽量快的把面团铳完,否则面条会融化在开水里。

这是个力气活儿,一般都是她老爹在家的时候才能做,即便余海力气大,每一次铳面都累得满身大汗,余家老少十几口人,每一次都要煮一大锅面条才能够吃。

所以,冬季来临余海的衣服也会被汗水湿透了。

不过,煮熟的面条晶莹透亮,吃起来滑溜很有嚼劲,浇上蛤蜊汤韭菜沫儿鲜卤,那叫过瘾,堪称地瓜面的经典吃法。

也可以将和好揉好的面,擦成面条放在案板上,锅里添水就开煮,煮熟后可以马上吃,甜甜的,味道不错。

也可以加鲜汤做成打卤面,但不如直接在开水里擦成面条煮了吃滑溜,口感稍差。

还有一种粗细搭配的吃法。

就是用白面团包住地瓜面团,做成手擀面,切开以后,黑白分明,吃起来极有白面的韧劲又有地瓜面的滑润细腻,随自己的口味配上鲜卤汤,那也是很上得台面的美食。

不过,家里有抠门老太坐镇,除非小叔一家回来,轻易不让祸祸白面的。

除此之外,地瓜面可以烙饼,可以贴饼子,可以蒸窝窝头,也可以包素包子包饺子等等。

有了小草的这手做番薯面粉的手艺,余家冬天很少再出去买粮食。

第四十一章急病

尤大夫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附近连同东山村的村民们,短期还没觉得怎么样,日子久了就觉出其中的不便。

以往村民们有了小病小灾的,到尤大夫这儿花上十几二十个铜板,拿副药吃吃就可以了。

尤大夫离开后,大多数村民生个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实在扛不过去,才到镇上求医。

镇上哪怕最小的医馆,没个几百文是出不来的。

大家伙儿也知道老余家的孙女,跟尤大夫学了一个多月的医术。

可毕竟是八岁多的黄毛丫头,学医的时间又短,宁愿硬扛着,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小命,交到一个小丫头手里。

没准儿小病给治成大病呢!

因此,学医颇有天分,被尤大夫认为快没什么可以教她的余小草,三个月来没迎来一个病人。

小草并不放在心上,她学医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在某些时候掩饰灵石水的功效,有没有病人对她并不重要。

平日里,尤大夫有炮制药丸,和配制一些普通病症(例如受凉、发烧之类小病)药包的习惯。

东山村的村民,大多都知道。

每隔一段时间,余小草就会被造访,取尤爷爷配制好的药包或药丸,给对症的乡亲。

作为尤大夫的亲传弟子,她唯一的作用就显示在这儿了。

悠闲下来的余小草,趁着初冬大雪没封山之前,每隔几天就上山下些套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龙符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万界基因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神圣罗马帝国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总裁大人超给力魏武侯太古神王九龙吞珠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抢救大明朝西游记:四川话版韶光艳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武林店小二极品捉妖系统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绝世保安快穿之路人不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