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小李啊,你比很多人都看得远,写份报告上来。
还有,这是第二次你提出辞呈了,这个习惯可不好。
有什么事情需要反映可以找组织,你是个优秀的人才,没有人不重视你。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你明白吗?”
这胡萝卜加大棒已经算是最严厉的批评了。
“领导,我也没其他意思,就是着急我们的教育事业,如果科研跟不上,我们会一直处在落后挨打的状态下。
是的,勇气可以战胜敌人,但今后的战争甚至不需要面对面的攻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领导们可以访问一下香江和印尼,去苏门答腊岛上看一看。”
李旭东知道自己说的天花乱坠不如领导亲眼看见,再自己实际操作那些高科技的武器。
什么钢铁洪流,在无人机面前,那脆弱的顶上钢板几乎等于不设防的铁棺材。
四十年代开始,跳频技术就开始得到运用,李家研究这项技术也投入巨大。
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在扩频通信技术上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与以往的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相比较,扩频通信技术的码分多址具有多址接入能力强、抗多径干扰、保密性能好等优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科研上的投入每时每刻都是巨大的,如果内地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李旭东真的不介意分出几个项目给国家去研究。
集中力量办大事,只要有明确的方向,集中科研力量研究出来的东西也绝对不会比国外的差。
核弹我们还不是自己动手造出来了么?
“小李啊,知识分子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
之后,被诬蔑为“臭老九”
,这不是我们领导群体的本意。
没有知识分子,我们的核弹就造不出来,我们的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技术就得不到突破。
其实我们早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只是不搞一搞平均主义,教育资源就会逐渐流向县城、城市,乃至发达些的地区,老百姓的孩子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我们是先砸烂,再重建。
从你家退回来的那些工农兵学员我就知道,你有些看不起这个群体,确实,有时候我也看不惯那些只知道喊口号,不认真读书的年轻人。
国家不能只靠几句口号就能超英赶美,这一点,我和你的看法是一样的。”
领导也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领导,我回去写报告。
什么时候要?”
再扯下去更多禁忌的话题扯出来就不好了。
“越快越好,现在外面的敌对势力一直想要你的人头,注意安全,我们也会派人保护你的。
我们也知道你把家属送到香江,还是回来一个吧,轮流回来也行。”
李旭东的风流雅事真的不算什么,那只是小节问题,重要的是建立信任。
喜欢穿越1951请大家收藏:()穿越195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