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一名青衣妇人扒开人群出现,她肩上挎着药箱,手里牵着名瘦弱男童,道:"这位小哥是犯了癫痫,切不可随意搬动,你先松手,我替他看看病况。
"
护卫望向于管事,后者下意识地推拒:"不用了,我已差人去寻大夫。
"
青衣妇人蹙眉,隐有不悦,"我亦是大夫。
"
于管事面露迟疑,"这位妹子,敢问你师从何处?在哪家医馆高就?可有旁人佐证?"
男童抢着道:"我娘刚从渝州回来,是顶顶有名的大夫,乡亲们每日都排队请她看病呢!
"
渝州?意思就是,什么证明都没有?
于管事捻捻胡须,为难道:"这个,妹子啊,人命关天的事……"
青衣妇人已从药箱里取出发旧的布袋,从中捻出一枚长针,懒得再跟他多话,"让开。
"
此时,地上的小七呼吸困难,面色发青,口角隐有白沫流出。
谢渺思忖片刻,道:"于管事,这位夫人随身携带药箱,身上亦有草药气味,想必是精通医理,小六还不知几时回来,但小七的情况显然不能久等。
你不妨让她替小七看看,切莫耽搁了治病时机。
"
眼见小七的情况越来越糟,喉中发出急促地嗬声,围观群众亦开始着急:"人都快不行了,便让女大夫试试!
"
于管事没法子,只得让开。
青衣妇人看了谢渺一眼,笑问:"这位小姐,能否请你替我照看下孩子?"
谢渺立时站到孩子身侧,"举手之劳,你赶紧看看小七吧。
"
青衣妇人蹲下身子,望闻问切后,在小七的头、颈、手、腰处熟练地下针,又使护卫将他扶坐起身,在他的风池穴处揉按。
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小七已呼吸平稳,脸色渐缓。
与此同时,小六与大夫姗姗来迟。
大夫在旁看了会,见青衣妇人针法娴熟,连连夸赞,"竟是失传已久的太会针法,妙哉,妙哉!
"
青衣妇人面不改色,倒是于管事忍不住问:"邱大夫,何为太会针法?"
邱大夫说得唾沫飞起,"针灸者,内病外治,以穴为门,通其经络,调其气血。
《针灸甲乙经》中有云:上工治未病,中工刺未成,下工刺已衰……"1
邱大夫身边的药童连忙咳嗽两声,提醒师傅:您又多言了。
邱大夫便只能意犹未尽地道:"总之,针法千种,其中以神医扁鹊自创的太会针法最为神奇,只可惜百年前便已失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