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潘望秋的手一时鲜血直流,采访不得不暂停。
派出所的民警为潘望秋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袁秩舒叹了口气,对潘望秋说:“你在这里休息吧,我自己过去就好。”
潘望秋急慌慌地站了起来,他摇摇头:“我没事,袁老师带我去吧。”
见潘望秋实在坚持,袁秩舒只好应允,示意对方跟过来。
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再做出什么失去理智的举动,手执话筒的人换作了民警。
大抵是被教训过了,这回王奈老实多了,但也因看起来更老实,神情呈现出了几分呆滞。
袁秩舒又问:“当年为什么动手还记得吗?”
王奈的眼神有些发直,他似乎在回想十五年前案发时的场景,停顿了很久才摇摇头:“不记得了,就记得我们……我们好像吵架了,因为什么吵的不记得了。
我很生气,就失去理智了。”
“然后你就拿刀砍了她?”
“对。”
王奈答,“砍了。”
“那你看到你的女朋友倒在血泊中,你想的为什么不是看看有没有救呢?而是说去采取那种极端的手段?”
“不记得了。”
又是不记得了。
王奈低下了头,似乎那段回忆对他来说很痛苦。
但潘望秋知道不是这样的,恶人痛苦的永远不会是他所犯下的恶行,他们痛苦的只会是作恶后即将受到的惩罚。
就好像对方连杀人动机都不记得了,不记得自己是如何犯错的人怎么会忏悔呢?就算忏悔了,那也一定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带着博同情、期望减罪的目的。
作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潘望秋太了解了——伤痛永远只有受害者记得,加害者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是一条快讯而非专访,采访到这里就够用了。
袁秩舒朝着举话筒的民警点点头,真诚地道了谢。
电视台的一行人又同民警客套了几句就打道回府了,双方是老搭档了,每次有案件需要采访都是这样的。
回到台里,袁秩舒交代潘望秋将早上的素材上传并听同期声,听完后把整理好的文档传到她专属的文件夹中。
在电视台里,每一位正式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公开的文件夹,里面存储着自己做过所有新闻的素材。
记者储存的是文稿,主持储存的是音频;而同一条新闻的摄像和剪辑往往是同一个人,他们的专属文档中储存的则是拍下的视频素材。
而同期声顾名思义,就是将采访内容打成文字,一般由记者本人自己敲。
但这只是潘望秋上班第一天,自然不可能让他独立完成新闻报道,只能做这些边角的小活儿。
潘望秋接过摄像交给他的相机储存卡,同一起出任务的两人说再见。
摄像早上的工作到这里就算完成了,归还仪器后就可以打卡下班了。
等潘望秋将同期声敲出来,袁秩舒再根据同期声撰写新闻稿,而后新闻稿将交给审核。
审核未过则必须对稿件进行修改,过稿则将稿件传给主持人录制旁白。
到下午三四点,主持人负责的旁白已经基本录制完毕,这时摄影兼剪辑再来上班。
他们根据记者撰写的文稿配以画面,将那些内容剪成一条连贯视频,一条新闻就这么产生了。
潘望秋将早上拍摄的素材导入云盘中,刚戴上耳机没打多少字,就听到逐渐靠近的脚步声。
这间机房有两排电脑,粗略一看有八到十台,目前机房里只有三四个人。
推门而入的是一位中年男人,他径直走向潘望秋的座位,屈起手指敲了敲潘望秋的桌子。
潘望秋摘下耳机。
他面前的男人脸上不带半点笑意,语气也没有半分商量的意思,傲慢地对潘望秋说:“这是我经常用的电脑,你到其他地方去。”
潘望秋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谦卑地表态:“这就给您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