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是的,烟草太赚了,但她得能找到门路,这不是私人买卖,得有官面上的人。
夏晓兰短时期内无法办到,可不代表她一直不能认识这些人物,发展人脉就从这个胡永才开始吧。
原本的目的是给黄鳝找买家,但又不代表她只能一直卖黄鳝。
夏晓兰骑着自行车,往西边走。
早前西郊是一片荒地,不过50年代以后,大型的国棉、砂轮、煤机、印染等工业厂陆续落户在商都的西郊,商都市委就决定在西郊修新的办公楼。
既然办公地点变迁了,顺便也得修一个市委招待所呗。
63年的时候市委招待所大楼就修好了,如今20年过去,招待所的外观保持的不错,5层楼高的建筑周边加了一圈柱廊,顶檐外挑,使大楼整体错落有致,配上顶部的琉璃瓦和雕花,大气带着精致。
这地方都发展二三十年了,并没有夏晓兰想的荒凉,不过是老商都人习惯称为“西郊”
,以和老城心区别。
当然,这里也没有小吃一条街和农贸市场的热闹,来市委招待所的要不是开会的,要不是出公差的,都是正经的单位职工和政府工作人员。
夏晓兰骑着个自行车跑来,介绍信也没有,长得再漂亮也是农民打扮。
招待所没说不让农民进去,不过没有介绍信,吃饭和住宿是不用想的,根本不可能。
夏晓兰说自己来找亲戚,招待所的人让她在后门等着。
过一会儿,后门出来个三十多岁的矮个子男人,他和夏晓兰在这个时代见过的人没啥差别,除了这人长得挺胖。
大家肚子里都没油水,83年是瘦子多胖子少,不愧是市委招待所搞采购的,是个肥差。
脸一胖,眼睛就小了。
胡永才瞪大绿豆眼,愣是不知道自己啥时候多了夏晓兰一门亲戚。
夏晓兰长得这样出挑,就算是远亲,只要见过一面,胡永才肯定不会忘。
夏晓兰哪会让他细想:
“我叫夏晓兰,是柱良叔叫我来找您的。”
胡永才想了想,“卖鳝鱼面的胡柱良?”
他和胡柱良是亲戚,不过两家人走动的并不频繁,胡永才算手里有点小权的,就怕别人无故来找他帮忙。
夏晓兰赶紧把手里的袋子递上给,“有点事要麻烦胡哥一下。”
胡永才一眼袋子里的东西眼皮就跳。
多大点事啊,居然送一条大前门?
他第一反应是推辞,夏晓兰也不让人瞎想,直接把请胡永才牵桥搭线收购黄鳝的事说了。
“您要是觉得行呢,我带着点样品。”
什么样品,分明是在农贸市场卖剩下的。
胡永才心里就有数了,收购点东西不是大事儿,夏晓兰送一条烟真是太多了。
然后夏晓兰带来的黄鳝个头还不小,说实话都达到了收购标准。
但夏晓兰刻意跑一趟,又是送了重礼,总不可能就为了二十几斤黄鳝。
这能赚多少钱?不值当一条大前门拉关系。
胡永才要
给介绍夏晓兰前来的胡柱良面子,也看在大前门的份儿上,就给夏晓兰说了实话:
“你别看招待所不小,像黄鳝这种食材用不了多少,来开会的别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一天都是1元钱的伙食标准。
你这次带来的黄鳝我可以做主都收购了……但每天这么多,招待所肯定吃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