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周诚反问他。
男人不都是默默解决问题的?爱嘚瑟的都是不懂事的,周诚也不想夏晓兰再想起不开心的事,没想过要表功。
康伟摇头,“嘿嘿,那些妞多麻烦,我今天要赶找个对象,我奶奶明天就敢把我送去民政局——幸亏国家把婚姻法改了,还能多混两年!”
康伟只比周诚小半岁,按公历来说他也满20岁了。
康伟是遗腹子,他父亲在越战牺牲,康伟奶奶差点没把眼睛哭瞎,等到康伟出生,老太太才有了寄托,将康伟视为眼珠子……也是催着康伟赶紧结婚,好替康家延续香火呢。
“不是男20岁,女18岁就可以结婚了?”
周诚还想,他和夏晓兰多合适啊,刚还在他20岁时遇到,一点也不浪费,只要夏晓兰点头,两人随时都能结婚。
康伟被奶奶逼婚,在其他方面是法盲,在《婚姻法》上绝对是专家:“3年前改的,男同志不早于22岁,女同志不早于20岁,简直是救命!”
康伟喜滋滋的,笑着笑着陡然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
咦,诚子哥咋不高兴呢?
康伟陡然想到一个大胆的猜测——不会吧,这才认识几天呀,相亲也没有这样快的!
他虽然改口叫夏晓兰嫂子,不过是为了让周诚高兴。
他和诚子哥弄明白了夏晓兰的名声不堪是有人诬陷,但别人不知道啊。
夏晓兰怎么可能顺利嫁入周家,周诚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不过康伟可不会说,他才不要上赶着当恶人!
第31章另寻买家
上次是周诚骑车带她,夏晓兰不知道骑到商都市原来这么累!
自从她来到83年,疲惫已经成了常态,昨天没有进城,她骑着自行车跑了二十多个村子,收了有50多斤黄鳝。
夏晓兰今天的工作就是把黄鳝和顺路带进城的几百个鸡蛋卖出去。
收割稻谷最忙的几天过去,愿意卖鸡蛋给夏晓兰的人越来越少,再说以七井村为心,方圆几十里的村子都被她拉网一般跑了一趟又一趟,村民们攒鸡蛋也要花时间。
把这几百个鸡蛋卖完,夏晓兰正好专心倒卖黄鳝,这玩意儿是已经长大了的,在水田和沟渠里等着被找出来就行。
夏晓兰想,卖黄鳝是一回事,两个箩筐装满东西进城,空着回去是不是太不划算?她能从商都市拿一些货回乡下卖吗?
就是现在的农村购买力实在太糟糕,除了油盐酱醋这些必需品,农村人恨不得攥紧手里的每一分钱,能不花钱就不花钱……不对,连油也是不买的,有些人家一年到尾花出去的钱只有买盐的,不吃酱醋和油没啥,不吃盐人身体没力气!
她需要装什么东西回去,才能从农民手里把钱掏出来?
后世营销都说女人和小孩儿的钱最好赚,现在女人基本上不打扮,小孩儿更是满地跑放养型,计划生育才刚开始实行吧,哪家不是几个孩子?独苗才金贵,孩子多了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闲钱花在小孩儿身上,所以涛涛背着新书包去上学,引来其他同学的艳羡——他们家里是舍不得给买那么贵的新书包呢。
小孩子衣服也不用想,大孩子穿过的留给小孩子穿,一件衣服就像传家宝一样能流传好几年,直到破的再也穿不了,才完成它的使命。
夏晓兰想了半天没头绪,骑着车又来到第一家卖鳝丝面的。
“同志,今天还需要黄鳝吗?”
她尽量让自己说话正经了,但声音的确太娇,招呼一声,鳝丝面的老板还没出来,所有吃面的客人都看她。
年轻人底子好恢复快,夏晓兰额头的伤口早就结痂掉疤,现在只剩下淡粉色的痕迹。
她虽然没有描红画眉的打扮,人收拾的清爽干净,已经是罕见的漂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