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04章 大哥捉野兔怎么都捉不着 (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胤禔时常在外走动,深刻体会到了23书网人之间究竟有多么出名!

老百姓或许不知道大清有几位皇子又分别叫什么名儿,但他们一定知道八贝勒“倾城”

当初取这个名字的时候,不过是随口一说,结果现在老百姓们以为八贝勒就叫“倾城”

这可不得了,让人整天倾城倾城叫着,整得胤禩好像是什么蓝颜祸水似的,莫名有一种羞耻之感。

胤禩待在京城尚且被人叫着耳朵发烫,各地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他也不忘将自己花心血写的著作让人送去给“书友”

、“笔友”

蒲留仙。

即使已经知道了他是皇子,蒲留仙仍能保持原来的交往姿态,以平常心与他探讨话本、放飞想象,实在难得。

胤禩也是通过他,知道了许多底层人民的生活与需求。

蒲松龄所在的济南府淄川并不如京城那地方繁华,售卖的印书数目不多,那便手抄,还真有秀才靠着手抄《大秦传奇》而赚了不少钱。

说书的茶楼寥寥无几,可只要有人开堂说书,即使那地方再简陋,也一样有人闻讯而来。

因为总是写超出字数与规定的23书网,蒲松龄屡试不第,只是现在生活条件改善,倒是没那么深的执念了。

《聊斋志异》的出名,使得他这些年来的大量诗文、戏曲及俚曲也一并出了名,乡人们互相传唱,便有人戏称其为聊斋先生。

这会儿他手里便拿着共四篇《大秦传奇》,倾城所写话本是出了名的高产,这篇《大秦传奇》又一改他此前给人不拘于伦理的印象,却也同样惊艳世人。

他与倾城之间时常有交流,传递更多的,是民间的百姓百态,有些事倾城在京城看不见听不见,那么他可以民间的故事写给他看。

为了方便老百姓们识字学手艺,他编写了一些书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教百姓学会种田养蚕看病的道理。

其中《日用俗字》、《农桑经》、《药崇书》(1)等吸引不了闻讯而来的商人,他便自己倒贴钱也要印售出去,又定价极低得卖给百姓。

自从有了皇上为倾城作序后,文人们谈论倾城的尖锐声音逐渐消失了,这是何等的讽刺,这些自诩高尚的读书人本质上也一样是个俗人。

最近他遇到了一位奇人,那人在各地漫游偶至淄川,听闻聊斋先生在此,遂登门前来拜访。

作为同样写过私人著作的怪才,此人颇以史才自负,于是到处走访,以写出佳作。

蒲松龄听他对《大秦传奇》颇有微词,认为话本有“误人子弟”

之嫌,遂与他争辩:“先生既然看不起话本,又为何要来见我这个写鬼神话本的人呢?连写史的话本都批判之人,难道还能看上我这种写鬼神异志的?”

“非也,非也,”

那人连番摇头晃脑,大肆批判:“倾城之错,在于重于考据,且招众多文人一同考据,闹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写了一本严谨考据的话本。”

“考据严谨难道不好?”

“考据严谨,又润色以成故事,进行添加与删改,全篇以赞美始皇,仿佛那是神仙人物,这能好?”

他吹胡子瞪眼:“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倒是让人分不清真假,信以为真,岂不误人子弟,误导后人?”

要么就彻底写假的,假的里面掺合了真的,引人将假的误认为真,这才是他骂倾城的地方。

蒲松龄作为倾城“笔友”

,自为友人开脱:“那是话本,谁会以话本为史?”

“天下人都在传唱,倒是《大秦传奇》考据严谨,即使是话本,名声传出去,信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龙符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万界基因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神圣罗马帝国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总裁大人超给力魏武侯太古神王九龙吞珠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抢救大明朝西游记:四川话版韶光艳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武林店小二极品捉妖系统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绝世保安快穿之路人不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