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p>
在三月的帮助下,将新的理论转化成实验室成果相对容易,但是实验室成果跟工业化生产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为前者不需要考虑成本、量产、良品率等等诸多问题,而一旦开始大批量的生产,这些恰好又都是生产企业最重视的东西。
<p>
更别提实验室只需要出成果,很多操作参数跟工业化生产其实不一样的。
最简单的例子,在实验室里加热一杯水到指定温度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放到工厂里要加热一个五吨大罐子的水到指定温度显然要困难许多。
加热方式必然有区别。
<p>
所以对于未来用得上的那些实体企业,先想办法给一些甜头,获取对方信任,这样在未来要将实验室成果放大到工业化生产的时候,对方能够给予最大程度配合,那就是妥妥的双赢。
<p>
毕竟那个时候投入各种生产设备,改造或者建设新的厂房,都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
没有那种长期沟通合作慢慢建立起来的信任度,实体企业其实很难下定这种需要高额投入的决心。
<p>
这大概也是三月这种人工智能都会觉得无奈的地方了。
<p>
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本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的过程。
<p>
哪怕一个推出时人人叫好的政策,如果不经过不断的扩大试点范围,在实践中寻找可能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修改至完美。
而是直接大范围推广,天知道能闹出多少幺蛾子,甚至到最后可能引得无数人怨声载道,最终不得不收回。
<p>
毕竟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每次都做出最优化判断,并果断执行。
尤其是还掺杂了太多利益纠纷的时候,甚至会更先进并不是最适合的论调。
<p
这时候长期建立的信任度的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p>
总而言之,那只没什么坏心思的小猫,是真的为华夏生产力跳跃式发展操碎了心。
这才让宁孑还能有时间接待远道而来的范院士。
<p>
是的,在九月这个特殊的月份,不管是燕北大学还是燕北体大都在忙着开学各种事宜的时候,对宁孑予取予求的老范又专门跑来了宁孑的寝室。
打电话问他在不在寝室的时候,人都已经在车上了。
偏偏在十分前,三月刚告知宁孑,它已经邀请了多米尼特·邓肯来做客。
<p>
赶的很巧。
<p>
不过宁孑现在已经不太相信巧合了。
<p>
毕竟他的人生中,有三月大人在,多巧的巧合都可能出现。
<p>
就好像他整个八月底唯一就在八月最后一天出了趟门,多米尼特·邓肯偏偏就会在那一天找上门来一样。
<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